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坚守,只为这个“家”——记江苏省对口支援绵竹医疗卫生总队的队员们
时间:2009-05-08 来源:四川省政府网
  他们是一群有故事的人。
  他们的故事围绕着推动极重灾区绵竹的医疗卫生重建而发生,处处体现着一个“情”字。
  他们就是江苏省对口支援绵竹医疗卫生总队的队员们。
  痛失至亲,他们选择坚守灾区
  卢俊:为灾区多做点事,就是对父亲最深的怀念
  见到卢俊时,他回江苏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刚刚赶回绵竹,便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38岁的卢俊是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在当地颇有名气。卢俊说,这次来支援灾区,主要是进行业务指导,把江苏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带到绵竹。从2008年10月7日来到绵竹后,卢俊就被安排到绵竹市人民医院儿科,他给自己定下规则:每天要巡房,每周进行一次义务讲座,每周开展一次专家门诊。
  就在卢俊全心全意地在灾区工作时,2008年10月23日,家中传来父亲突发疾病去世的噩耗。回到江苏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卢俊一刻也没有耽搁,立即赶回绵竹,因为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职责,深知灾区群众需要他。卢俊对父亲一直有着深深的愧疚:“如果我当时在父亲身边,也许能在第一时间实施抢救,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我要尽可能多为灾区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就是对父亲最深的怀念。”
  金艳:奶奶,请原谅我没能送您最后一程
  在江苏医疗总队的一次巡回义诊活动现场,记者见到了金艳。和卢俊一样,她也是在参加对口支援期间得知亲人离世的消息,也同样义无返顾地选择继续坚守在灾区。
  金艳是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院的一名年轻医生,尽管当地提出“女同志和年龄较大的原则上不参与对口支援”,但金艳还是坚定地报名了,“地震发生后,我就一直想到灾区来服务,我就是在等这个机会,所以我一定要参加。”于是,在家人的支持下,金艳随第三批医疗队直奔绵竹。
  虽然来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到灾区后金艳的心还是被深深地触动了:“我每天都在绵竹的一些乡镇卫生院参加援建工作,看到基层的卫生工作者们为了灾后重建而努力拼搏,看到灾区群众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更加坚定了我要为灾区贡献力量的决心。”
  2008年10月19日这天,金艳接到了家人的电话,正当她兴奋地准备向家人汇报自己的工作时,却被告知奶奶病逝,并且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奶奶的后事已经处理完了。挂掉电话的一刹那,金艳失声痛哭:“奶奶,请原谅我没能送您最后一程。”得知这一情况的队友都劝她请假回去一趟,但金艳摇了摇头:“我只有加倍努力地在这里工作,才能不辜负奶奶的期望。”擦干眼泪,金艳重新振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绵竹基层医疗卫生恢复重建中去。
  婚期在即,他们选择奔赴灾区
  杜秀德:大局为重,未婚妻会理解我
  在南京从事卫生监督工作的杜秀德的老家在四川资中。“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请命,希望赶赴四川支援。
  一直等到去年10月份,杜秀德终于获得批准到绵竹,从事食品和饮用水的监管工作,而这时,离他原本计划的婚期已经很近了。杜秀德清楚地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去灾区,结婚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但他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到灾区。“四川是我的家乡,参加对口支援工作,我义不容辞,至于推迟婚期,我相信未婚妻会理解我的。”没有豪言壮语,杜秀德只有一份坚定的信念。
  杜秀德的想法得到了未婚妻苗苗的大力支持,两人一致决定,推迟结婚,先顾大家、后顾小家。2008年11月9日,是杜秀德30岁生日,苗苗专程从南京赶到绵竹,陪他度过这个特殊的生日。学营养与食品学的苗苗此次来到灾区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一方面希望我的到来能在精神上给予未婚夫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趁机在这边做点调查,回去为灾区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殷敏:为了灾区,这点牺牲值得
  为灾区医疗卫生重建而毅然推迟婚期的还有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殷敏。
  作为江苏医疗卫生总队医疗大队的大队长,殷敏除了要做好在绵竹市人民医院五官科的诊疗工作,还要通过举办讲座、现场教学等方式,对科室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切切实实为灾区医疗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殷敏说。
  现阶段,江苏医疗卫生总队提出的援建目标是使绵竹市的医疗卫生秩序全面恢复或略高于地震前的水平。殷敏告诉记者,从江苏对口援建绵竹那天起,绵竹就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为了让绵竹能够早日恢复以前的秀美,让这里的亲人能够早日解除疾病的痛苦,自己做出一点牺牲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