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最长远的援建——山东为北川提供人力智力支持纪实
时间:2009-05-08 来源:四川省政府网
  “将为北川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智力支持作为对口援建的重要任务。”在《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中,这样的要求被分解到对口支援北川各乡镇的山东17个市。通过一系列人力智力支持工程,山东正为北川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人才支持带来新气象
  “通口小学正在经历一场现代教学的悄然变革”
  21日下午,在北川通口小学三年级一班的板房教室里,来自山东临沂的教师姜良臣的一节科学课吸引了全校教师的注意。尽管没有酒精灯,但姜良臣用蜡烛和自制教具将这堂名为“水和水蒸汽”的课上得生动而有趣。姜良臣是临沂援建通口镇首批支教的4名教师之一。
  三年级的学生郭鑫很喜欢姜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课后总是围在老师身旁问这问那,一改过去不喜欢上课的习惯。在课后的研讨上,通口小学校长杜开芸这样评价:姜老师的课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体验和探究。“
  “支教教师兢兢业业,带来了教学上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在学科指导上有很大帮助。”杜开芸说,支教教师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东西,教师们只要没课,就会去支教教师的课堂旁听,“通口小学正在经历一场现代教学的悄然变革。”
  通口小学的变化来源于临沂对通口镇的人才支持计划。实际上,山东援建北川各乡镇的17个市都实行了“一对一、一帮一”的人才共建活动。如今,菏泽市免费对都坝乡12名小学教师进行了两周的教育教学培训,而通口小学的教师也将奔赴临沂。
  早在去年6月,山东20多个部门组织60余位经济、地质、建设等方面的专家进驻北川,编制完成了北川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6个专项实施方案的建议。17市分别选派专业规划队伍,协助编制了乡镇和30户以上集中居住村总体规划等一系列重建规划。山东还与北川签订“科技特派团对口帮扶工作合作协议”,3年将派科技特派员30人次以上深入北川,开展农业科技指导。
  在医疗人才支撑上,山东先后派1376名医疗卫生人员到北川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20个乡镇卫生院,目前在北川对口支援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还有195人。11万余人次的诊治记录为北川撑起了健康的伞。
  北川人才将赴山东受训
  “为我们培养人才是山东对北川最长远、最根本的援建”
  “我们今年的工作是要做好‘两训双挂三支’的工作。”山东援建北川前线指挥部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加大对北川人力智力支持力度,山东将对一大批北川党政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将直接赴山东学习发达地区的管理和前沿技术。
  在山东人才支撑计划中,“两训”就是对北川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分期分批进行专题培训。按照规划,今年将组织4期专题培训班,分别为农业产业化、城乡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组织4期专业技术干部培训班,组织北川计生、教育、农业、林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到山东培训。另外,山东将组织医学专家到北川开展临床技术培训,培训300名技术骨干,为北川城乡织就牢固的医疗保健网络。
  “双挂”,即北川和山东分别选派干部到对方处挂职。今年的目标是北川选派1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山东挂职工作,山东拟派出25名挂职干部分别到北川22个乡镇和3个县直部门挂职。另外山东建设系统还将选派10名左右的专业技术干部到北川帮助工作。
  “三支”,即做好支医、支教、支农工作,尽最大力量满足北川人民对医疗、教育、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
  “有了山东的智力支持,北川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培养出自己的留得住、用得上、有水平的人才。”北川县县长经大忠说,“北川最终还得靠北川人自己来管理和建设,为我们培养人才是山东对北川最长远、最根本的援建。”(记者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