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省人大代表、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党委书记、彭州市宝山企业集团董事长贾正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山崩地裂,江河呜咽;美丽瞬逝,凄凉骤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了!与汶川震中映秀仅一山之隔的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损失惨重,全村受灾人数2400人,死亡54人,受重伤101人,房屋倒塌7078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7.8亿元。在大灾面前,省人大代表、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党委书记、彭州市宝山企业集团董事长贾正方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精神,以坚如磐石的信念,赢得了村民的信赖,成为了村民的主心骨。 危急时刻 心系群众 “5.12”地震时,贾正方正在开完会赶回宝山村的路上。震感很强烈,快速行使的车子甚至在左右摇摆,曾做过多年地质工作的他敏锐地判断到这是一起少见的大地震。“震中有可能就在汶川、茂县一带,1933年茂县叠溪就发生过7级左右的大地震。”而宝山村与汶川、茂县直线距离又很近,损失肯定不小,已经73岁高龄的贾正方心急如焚,一再催促司机开快点,“乡亲们还在山上,我离不开他们,他们也离不开我”。 车子开到了小渔洞大桥,但却再开不过去了。看着昔日雄伟的大桥因位于地震断裂带上而垮塌成“W”形,竟然像一床棉絮般瘫倒在河床上,他不禁为他的2146位村民和辛苦经营的数十家企业感到揪心。“我要过河,尽快回去!”他的态度很坚决。随行的司机和秘书只好一边一个搀扶他向河道中走去,他趟着淹没膝盖的河水,踩着被水冲的光滑的乱石,河水冰凉刺骨,水中顽石磕绊,好几次他都险些跌倒。但这样还是不能阻挡贾代表回乡的迫切心情。 在崎岖开裂的山路上,随时都有飞石从头上落下,一路上到处可见被震毁的民房、工厂和垮塌的山体,几个人步行了八九公里山路后终于回到村里。虽然看不见,但耳边的哭声和喊声撕扯着他的心。 关键时刻 决策果断 在贾正方的指挥下,12日下午3时30分,宝山村党委会议召开,迅速成立了由村干部和各企业负责人为骨干的宝山村抗震指挥部,会上确立了由村党委书记贾正方任指挥长,下设企业救灾组、农村救灾组、突击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和信息宣传组,确定了工作总体目标:积极搜救,妥善安置,并针对救灾工作特点制定了工作方案。 会议完后,贾代表立即赶往村民集中居住区。面对恐慌、绝望、无助的村民说:“大家不要慌乱,在救援队伍未到来之前,我们先自救。”在贾代表的统一指挥下的各个岗位的党员、干部和员工,在消息不通、道路不通的情况下,都挺身而出,自发地组织身边的群众,冒着余震的危险、发扬不怕流血牺牲的拼命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为保护企业的财产、抢救员工和受灾群众的生命,解救被困人员,展开了一场与死神竞赛、与灾难抗争的攻坚战斗!突击保卫组的成员,顶着飞石,四进回龙沟,成功解救被困村民和游客近100人;在倒塌的废墟下,村民们用双手刨出101名重伤员,他们强忍悲痛,掩埋了54位遇难村民的遗体。经统计,地震发生后,贾代表组织员工和村民安置被村灾民2300名,成功救援被困人员500多名。 13日上午,双目几乎完全失明的他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徒步进入已被山体掩埋的回龙沟。站在回龙沟风景旅游区废墟前,想着昔日风景如画而今却满目疮痍的回龙沟,想着自己一手辛苦建立起来的蒸蒸日上的风景旅游区,刚强的他流泪了,随即捧起一撮尘土,紧紧握在手中,放在胸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中午时分,震后将有洪水迫近的谣言开始在村子里散布,慌乱的受灾村民纷纷想离开宝山。这时,他用自己的地质专业知识告诉村民,上游的堰塞湖不会形成大的洪水,即使有洪水,大家也可以跑到高处。听到他这样说,已经相信了他几十年的村民安定了,都说:“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宝山村村民始终没有离开,不给政府增加负担,不听信谣言。他以非凡的气度和魄力稳定了村民情绪,保证了自救条件。在他的统一指挥下,抗灾工作分工明确,井然有序,措施得当,各负其责。 灾后重建 关注民生 5月14日,在贾代表的带领下,宝山电力突击队日夜奋战三天,于18日晚恢复了龙槽二级电站,为灾民点实现照明供电。由于时间紧,二级电站也成为全国首座“帐篷电站”。 地震过后,解决村民吃水是一个严谨的问题。他深知大灾必有大疫,一定要搞好卫生防疫工作,严密防范各种次生灾害发生。于是,为村民安装水管、每天派专人定时消毒、定点焚烧等工作迅速展开。 面对非常时期,他有非常举措。本着有事说事的原则,每天早晚组织村干部和各企业负责人、各生产队长开会,纵观全局,周密部署。吃饭问题、安置问题、财产清理、生产自救、卫生防疫、防洪工作……他都一一过问。用科学的发展观,有条不紊地进行一系列的工作,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凝聚力。 在这场史无前列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他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千方百计安置好村民,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将到最低。更为可贵的是,他不分昼夜的忘我工作,每天只休息2、3个小时,每天坚持听报、听广播,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最新灾情和有关政策,时刻分析灾情变化。结合本村实际,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政府决策部署,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 众志成城 重振宝山 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以贾正方书记为首的“两委”一班人,在大灾面前,体现了镇定,临危不乱,指挥组织得力的大气魄。许多党员干部在他的影响下,在灾情发生后,一直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班子成员中,有失去亲人的,很快擦干眼泪,化悲痛为力量,投入到集体当中来!有自己房屋倒塌成一片废墟的,但群众没安置好,就坚持不回家! 面对30多年的奋斗成果,宝山企业在不到1分钟内几乎化为灰烬,所有的宝山人痛心疾首,特别是把一生心血献给宝山事业的贾正方,更是心痛难当!但是,在大家面前,老书记贾正方却永远那么乐观、坚强!他说:“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人在,我们的事业就可以从头再来!” 目前,宝山的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宝山村村民608户,将全部重建,9月之前,将全部住进新房。第一批300多户在今年5月12日前就将住进新房,达到重建率100%,入住率100%,基础设施配套率100%。 身为综合影响力在全国名村300强中排名第39位“西部第一村”——宝山村,本身就是一道旅游资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房屋重建不只是为了住人,必须考虑和发展经济、生产相结合。”贾正方思路清晰。农房重建,既考虑乡村旅游,又考虑农业生产,“可不能修成城市那样的别墅啊!”房前屋后,多了设计巧妙的猪圈鸡圈,“种地种菜,粪便还可施地肥土呢”。 这是宝山村重建的一条线。第二条线是抓工业恢复生产。2008年5月17日,龙槽二级电站恢复生产,成为最早恢复生产的企业,也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帐篷电站。5月22日,茂县吉鱼电站恢复生产,实现了向茂县县城救灾的各个部门供电,为当地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强的保证。6月回龙桥电站恢复生产,7月龙槽电站、滑石粉厂恢复生产,9月灯台树电站、矿泉水厂恢复生产,10月头峡电站恢复生产山珍餐馆、天宝温泉也相继恢复生产。11月,由宝山村控股并管理的装机6万千瓦的绿叶电站投产发电…… 宝山村人是幸运的。震后,集体经济更显现出优越性,每人工资照发。“既要恢复生产投资,又要发工资,直到去年12月份,一分钱收入都没有,耗老本,那段时间的确很艰难。”坚定,让宝山村屹立,去年依然分红,全村人均收入12340元,比上年多了80多元。 宝山村的致富奇迹并没有因为地震而终结,因为有贾正方在。这一点,宝山村每个人都清楚。 去年12月开始,宝山村开始摆脱地震阴影,首次恢复收入2000多万元,月月进账千万。“今年要恢复震前收入水平,好的话要翻一番,工农业总收入要超过2007年的13亿多元。” 贾正方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一年来,贾正方四进阿坝两赴越南。在阿坝州,还有7座电站正在恢复中;在越南,成立了4家公司,开展铅锌矿的开矿、选矿和冶炼;在彭州投资4.2亿元的中纤板项目进展顺利。“争取6月份,就要人均涨200元工资。”贾正方说。侃侃而谈,30年前意气风发的风采依旧。但73岁的贾正方也感到了岁月的紧迫,“现在一刻都不能休息,是我贡献一切力量的时候了。” 他突然提到山西乔家大院,“我去看过,200年不败,我们为什么不能?!”“震后,我们要建成一个崭新的立于不败之地的百年宝山。” 贾正方语气坚定…… 2008年,宝山村党委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宝山集团工会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 面对灾难,宝山人人心凝聚;面对灾难,宝山人奋勇向前;面对灾难,宝山人信心百倍!多难兴邦!宝山人坚信:在上级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在以贾正方为“班长”的党委和集团公司一班人的领导下,几年后,美丽的新宝山一定会在龙门山脉高高崛起!贾代表“百年名村”的梦想一定会提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