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山崩地裂、江河阻隔、房屋倒塌、生命消散。那一刻,撼动汶川、震动中国、震惊世界。第一时间,我台派出数批采访组,深入汶川、青川、什邡等重灾区,亲眼见证了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见证了灾区人民不屈不挠、乐观坚强的精神,见证了中华民族灾难面前迸发的大勇大爱、大仁大义和团结凝聚的力量,发回了一组组令人震撼的报道。如今,一年时间过去,灾区的情况怎么样?达州对口援建的工程进展如何?我台“5.12达州爱”大型电视采访报道组兵分两路,再赴灾区,深入到绵阳、广元等重灾区,重访那些曾经让我们震撼的人和事,感受温暖、坚强和信心,见证真爱、重建和新生。 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损失惨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市负责对口援建魏城灾后重建。650万达州人速即行动起来,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从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个方面全力投入,与灾区人民心手相牵,重建家园。一年过去,在地震的废墟上,我市首批援建的9个项目全部竣工。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损失惨重,4.1万人受灾,24人遇难,1.3万余户房屋倒塌或成为危房,直接经济损失17.1亿元。卫生、教育、交通、道路、农业水利等公益性或基础性设施损毁严重。 对口援建魏城灾后恢复重建,是省委、省政府交给达州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推动对口援建工作有力序有效开展,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向志,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健任组长的对口援建领导小组,并多次深入魏城灾区查看灾情,及时制定援建工作重点及措施。 达州电视台记者陈金蓉:经过多次衔接,实地考察,在充分征询当地党政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08年6月,达州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了援建方案,决定拿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作为援建资金。首期投资2130万元,帮助魏城人民恢复重建。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关帝村村民王本超搬进了修葺一新的新房。“达州魏城一家亲、共建美好新家园”的对联是他特意写来贴在新家大门上的。在喜迁新居的宴席上,他特意邀请了达州援建工作人员。关帝村是魏城镇受灾最为严重的一个村,全村400多户农房垮塌,1000多名村民无家可归,达州负责对关帝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援建,而这为村民们重建新居铺平了道路。 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关帝村村民 王本超:感谢达州的援建人员参加我的乔迁之喜,感谢你们。 在关帝村,由达州修建的2公里公路已经投入使用,其余后期援建项目也正在加速推进。许多村民过去不了解达州,如今,他们知道了达州,记住了亲如一家的达州人。 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村民 何从如:谢谢达州人民的支持,熬更受夜给我们修这么好的房子,谢谢他们。 除了关帝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外,本着先急后缓、先民生后发展的原则,我市首批对口援建了魏城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及灾后房屋鉴定、魏城一号干道建设、魏城中学学生食堂建设、魏城敬老院重建、10个村卫生站建设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等9个项目,目前,这九个项目已如期全部竣工,为魏城镇的灾后重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州、魏城两地的血脉亲情在对口援建中相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