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铭记光辉岁月 传承红军精神——访老红军刘洪才
时间:2011-06-27 来源:四川日报

  [人物名片]
  刘洪才,巴中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5年10月入党。随部队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任红四方面军772团通讯班长、排长,16团5连连长,独立营长、游击队大队长、团长。1949年,转业到兰州市民政局工作。1952年回到四川,在大竹、涪陵、南充等地革命残废军人学校任总务主任。1960年回到巴中,任原巴中县粮食局机械修配厂厂长。1966年离休。
  巴州区老干局住宅楼三单元3楼1号,泛黄的木门,老式的家具,桌椅和沙发陈旧发黄——这就是老红军刘洪才的家。虽然先后6次负伤且已101岁高龄,但老人仍身体健康、思维敏捷,说话声如洪钟。
  肋骨被打断,他用白布捆胸不让肠子掉出来
  1932年底红军入川时,刘洪才在巴中参军。当时,刘洪才在街上溜达,碰到徐向前元帅。徐帅问:“小鬼,当兵不?”18岁的刘洪才答应了。
  同他一起参加长征的,还有他的哥哥和分别在区苏维埃当主席和妇女部长的父母亲。刘洪才到延安后听人说,父母在过草地时饿死了。哥哥则至今没有音信。
  在刘洪才的记忆中,长征路上最苦的是过党岭雪山。
  一天晚上,刘洪才和战友紧紧挤在一个雪洞里,用体温相互取暖。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每个人头发、眉毛、胡子上都结了厚厚的一层冷霜。大家哈哈大笑,副班长却躺着一动不动。刘洪才跑过去一看,不由得嚎啕大哭。副班长半闭双眼,紧咬牙关,身体微微蜷曲却已僵硬,他就这样冻死了。“头天晚上睡觉时,他还再三关照大家别冻着了。”刘洪才说。
  长征胜利后,刘洪才任八路军通讯班长、排长。八年抗战期间,他6次负伤,4次立下战功。
  在一次攻打辽县的战役中,刘洪才肋骨被打断,只好用白布把胸部捆起来,免得肠子掉出来。那次作战给刘洪才留下终身残疾——右肋骨断3根,髋骨锯掉一截。直到现在,他的右腿还短一寸。
  将出生才72天的女儿送给老乡,带着烈士的孩子撤离延安
  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那时刘洪才已是陈赓部队的一名团长。部队要转移,家属要疏散,刘洪才犯难了:女儿刘玉华还在襁褓中,怎么带得走?
  刘洪才同爱人商量,把出生才72天的女儿送给延安一家姓蒋的铁匠,两个大些的孩子则放在毛驴上,一个箩筐驮一个。“两个大些的娃儿是烈士的后代,我莫法把他们送人。”刘洪才说。
  蒋铁匠夫妇对孩子喜欢得不得了,担心部队回来把娃儿接走,先后搬了四五次家,最后在距延安200多公里的一个乡下住下,改姓“班”,给女儿取名班世平。
  解放后,刘洪才转业回到四川老家,开始寻找女儿。刘洪才给延安民政局写信,回信却说蒋铁匠不在延安了。但铁匠的手艺很有名,根据这个线索,刘洪才终于找到了他们。
  班世平的名字改成“刘班平”,意为“刘家和班家平分的女儿”。铁匠同意刘洪才把女儿带走,但一定要亲自送女儿回四川。
  几年后,铁匠去世,刘班平与丈夫一起回延安安葬完养父,把养母带回四川赡养,直到养母去世。
  现在,刘班平一家定居巴城,刘洪才的儿子刘建一家定居重庆,姐弟俩专门请了一个保姆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每到周末,刘班平就会带上儿孙来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铭记红军长征胜利的悲壮历史和光辉岁月,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是刘洪才在家人面前讲得最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