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创先争优:让党的旗帜更加鲜红——中流砥柱·四川党的建设(四)
时间:2011-06-28 来源:四川日报

  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是保证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从“三讲”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到创先争优,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作为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创先争优活动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又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从去年4月以来,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加快’”主题,我省各级党委在完成中心任务中体现创先争优,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加强领导中确保活动不断取得实效。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各地积极搭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动“两个加快”、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平台,使党的先进性在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中充分体现,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把创先争优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有力抓手,与中心工作、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一线建功立业
  科学发展永无终结,创先争优亦无止境。
  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战斗堡垒和先进模范作用。从活动一开始,省委就把创先争优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有力抓手,与中心工作、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组织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把力量凝聚到推进“两个加快”的伟大实践中来,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指明了方向。
  围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省委提出了“四个优先”、“四个抓好”和“四个坚持”的要求。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重建中当先锋,带头打好攻坚战,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重建任务。经过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共7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圆满完成2010年9月底前完成投资和项目85%以上的总体目标。到今年9月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颁布3周年时,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将全面完成。
  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省委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的实践中创先争优。活动开始后,省国资委党委引导企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创先争优,推动1.3万个党组织、24.38万名党员积极在一线创先争优,成立党员攻关团队5425个,创造经济效益15.57亿元。
  在市州,围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设置目标。在基层,围绕实际工作创先争优。成都市立足加快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头推进‘两个加快’,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题。雅安市把“枢纽建设先锋行动”作为活动主题,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示范科室(班组)”活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推动了发展,也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过去,营山县新店镇蓼叶村发展落后。去年新班子上任后,在开展创先争优中,反复论证、分析,制定了“农户下山、产业上山”计划,组建“蓼叶村农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推行“集中土地、业主引领、农民入股、企业运作”经营模式,引进5户大型业主,90多名合作社社员成为拿月薪的合作社工人,200多名劳动力成为业主的季节工、临时工,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余元。“过去费心费力种一年地也换不来1000块钱,现在地不用种就有收入,每月还拿400多元的工资。”11社村民易维友如今逢人就夸。
  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和谐稳定作为创先争优重要任务,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加快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环境
  “‘一定四通’硬是巴适,一个电话,代办员就及时上门给我换发了残疾证,再也不用来来回回自己去办理了。”6月25日,珙县洛表镇翻身村村民李小平在家中拿着残疾证高兴地说。
  李小平所说的“一定四通”,是珙县顺应群众期待而推出的定工作职责,实现民情直通、服务直通、评价直通、问责直通的工作模式。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珙县针对地处山区,县域狭长,南北相距100多公里,群众办事不方便的实际,整合县域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县乡村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体系,在县城建立 “一定四通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提供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政、计生、社保等40多项服务。同时在乡镇设站,村(社区)设点,社组设联络员,建立起“1个指挥核心+5个办事中心+17个分支+278个站点+1895名党群服务联络员”的党群服务直通工程体系。县乡村服务资源全部链接在一起,实现了近距离联系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变“组织提供什么服务,群众就接受什么服务”为“群众需要什么服务,组织就提供什么服务”。
  “以前是群众办事找干部,干部只负责盖章;现在是干部主动帮群众,代替群众跑部门。”珙县县委书记田文平说:“虽然干部工作量比之前增加了三分之一,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了,干群关系变得融洽了。”去年以来,珙县共为群众代理代办各类事项10多万件,为基层群众节约办事成本1000余万元。
  当社会建设标兵、建社会和谐组织……我省各级党委坚持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和谐稳定作为创先争优重要任务,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加快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环境。
  迎着困难上,主动化解社会矛盾。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在全镇推行 “下访寻问题和下村解难题”,如今“文建明工作法”已在全省推广,提升了乡镇党委领导水平,乡镇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方式方法,主动破解社会难点热点。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党工委不断完善“民情专递”工作机制,将8个社区388个院落的居民划成64个网格,统一聘请了33名民情专递员,开设街道、社区民情专递热线,24小时接听群众意见。仅去年以来,玉林街道党工委就收集和办理群众意见、建议940余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460余件,为民办实事526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9.9%。
  在发展中不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推动发展。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创先争优中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认真解决群众利益诉求问题,创新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两新”组织、重点地区和信息网络管理,在全省范围内构建起社会管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为全省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
  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把创先争优过程变成干部转变作风,为民解难、为民谋利、改善民生的过程
  满意率97%、99.2%、98.6%。
  去年初,内江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承诺了61万余件事项,年底全面完成后,内江市组织61.8万名群众进行测评,3个数字分别代表了内江市老百姓对全市医院党委、党员,学校党组织、党员和全市党组织、党员在创先争优中承诺践诺情况的评价。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服务群众、改进干部作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纷纷开展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活动,围绕群众得实惠创建群众满意工程,并对惠民利民政策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事项作出公开承诺,限期办结,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建立奖优惩后机制,把创先争优过程变成干部转变作风,为民解难、为民谋利、改善民生的过程。
  全省广泛开展 “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灾区,解民忧、增民利、助民困、惠民生,争当群众贴心人。“挂包帮”活动在全省实现全覆盖,30万多名党员干部职工帮扶困难家庭,下派帮扶干部1.28万余名,包村1.68万余户。
  全省去年确立示范党组织6万多个,党员示范岗58万多个、示范窗口23万多个、示范车间(班组)7万多个。组建各类党员志愿服务队5.9万支,吸纳党员志愿者66.2万余人,提供志愿服务210.4万人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2.4万多个。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事项986万件,全年兑现承诺830多万件,惠及老百姓4400多万人次。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解决了一大批问题,兴办了一大批实事,化解了一大批矛盾。
  自贡市沿滩区箭口村党支部引导致富党员主动与困难群众结成对子。花卉种植大户、党员曾丽把自己的知识手把手传授给周围群众,带动42户群众发展花卉种植;水产养殖大户、党员余彬与1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送技术、送鱼苗,帮助结对村民发展水产养殖。去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00元,比上年增长840元。群众普遍反映,干部作风更好了,得到实惠更多了,党群关系更融洽了。
  2010年,我省多个地方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功转移一批又一批群众,夺取了抗击达州“7·18”特大暴雨洪灾、“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胜利。据不完全统计,灾区各级党组织共组建各类党员抗灾救灾突击队、救援队、服务队16300个,参与党员达65万人。
  认真落实惠民利民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向群众改进作风,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党在老百姓中的形象和威信更高。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对我省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评价,比全国高出5.27分;对我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评价,比全国高出7.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