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赵锡军:扩大内需也要按照市场规则来运用资金
时间:2009-03-1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人民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 庄红韬)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今天做客人民网《经济热点名人访》时表示,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要注意项目本身应该按照市场的规则来运用资金,保证项目未来的效益,避免产生新的不良资产。
  赵锡军表示,我们有很多的投资项目的资金是从银行贷款出来的。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以后,进行投资项目,企业当然是按照自己的经济利益的要求,来开展投资项目,安排这些资金。但是各个企业、不同地区的企业,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为了扩张自己生产经营的能力,可能会有一些竞争,也可能会有一些重复的建设。有的时候加上某些地方政府可能会有争取扩大自己政绩方面的考虑,扩大一些投资项目等等,有的时候使得项目的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历史上,我们银行曾经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提供了贷款,结果产生了不良资产。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新的政策放松以后,提供新的贷款的时候,每个银行,包括商业性的银行到政策性的银行都要考虑的问题。
  赵锡军认为,在进行贷款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项目本身的特点,它有政府的资金来源,也有社会的资金来源,也有银行的资金来源。这里面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项目本身要按照市场的规则来运用资金,这个资金不是无偿的,要考虑到将来还款的可能性,就是投下去贷款了,资金投入项目以后,项目将来有效益的,不是我建成了就搁在那不动了。通过这个效益获得资金,来偿还银行的贷款,保证它以后有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这次四万亿大投入,并不是说把它花完了就算了,更多的要从四万亿将来产生的效益,以及四万亿对我们进行的经济调整这个重要的任务要有帮助。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即便是现在我们不提出来说要有四万亿,我们也要进行投入,我们也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个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将来进一步发展的很重要的基础。
  如果我们改革开放前30年更多的是规模方面的扩张,把我们的经济规模做大,后面要进行的任务,就是怎么样在大的规模上,把经济发展的素质提高,企业的素质要提高,竞争力要增强对能源、环境的损耗要减低,这是我们经济结构调整要做的。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国家也要投入,也要进行不断的推行工作。四万亿实际上也要完成这方面的任务。所以它在这个角度来讲的话,积极财政政策和随后的我们推出的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大量的资金的投入,要同时完成经济效益,刺激经济和经济结构转型等等方方面面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