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多次提到质量及与质监相关的工作,您如何看待报告中这方面的内容?
刘云夏:从经济质量到环境质量,从产品质量到产业质量,从工程质量到服务质量,据初步统计,报告有10多处提到质量及与质监相关的工作。“要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拳头产品,加大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四川制造产品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高度重视和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快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等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以质取胜、质量发展在全省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省委对质量工作的期待和关注。
报告对我省的质量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结合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抓好《质量发展纲要》和《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实施,抓紧制定《四川省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加快实现产品质量向发展质量转变、质量监管向质量建设转变、四川制造向四川品质转变,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推动质量兴省向质量强省跨越,从产业结构、产业体系、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三个方面助推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
记者:对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民生质量,质监部门有哪些保障措施?
刘云夏:质量安全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保安全始终是我们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质监部门将结合保障和服务民生,抓好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我们将发挥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等基础手段,严防、严查、严处生产领域的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和服务民生。一是抓好风险检测、研判、预警、处理4个环节,努力消除安全隐患;二是严格监督抽查、严格过程监管,紧紧抓住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下决心整治质量问题多、安全隐患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突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安装、改造等重点环节,确保设备生产使用安全;三是严格执法打假,开展 “质监利剑行动”,严厉查处食品非法添加、假冒农资、假劣建材等违法行为,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和质量放心的消费环境。
记者:在推进四川经济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质监部门有什么举措?
刘云夏:我们着重在品牌建设和检测能力建设两方面下功夫。
品牌建设方面,将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来抓。质监部门将紧贴省委发展新型工业化重大部署,增添措施,创新方法,打破常规,做好配套服务。支持企业扩大生产市场需要、品牌优势明显的产品,帮助企业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瞄准市场需求打造一批拳头产品,着力打造好“中国白酒金三角”等品牌优势明显、市场带动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品牌;继续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持续提升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和品牌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切实提升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品牌培育壮大产业规模,以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检测能力建设方面,将结合 “两化”互动,提升履职把关能力。我们将强化能力建设,巩固深化检测工作整顿成果,抓好已建的22个国检中心和39个省检中心的管理,加快推进新批准筹建的达州天然气、眉山泡菜、宜宾白酒3个国检中心的建设,完成成都(国家)质检院整合运行,“三机构一中心”东迁工作和全省特检系统整合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建成以国、省检中心为龙头,省、市、县质检机构互为补充的检验检测网络,快速提升系统履职把关和服务发展的能力,使系统履职能力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甚至适度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