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网站因公共预算“瘫痪”背后的民意诉求
时间:2010-08-17 来源:人民网

 

  据媒体报道,10月23日,在公布了广州市全部114个政府部门预算后,广州市财政局的网站一度因为蜂拥而至的下载浏览而“瘫痪”。这是中国内地城市第一次在网络上将政府“账本”完全摊在了阳光下。点击打开后可以看到,文件完全由图片格式构成,占用了2.08G的硬盘空间。如果打印成普通杂志般大小,将会厚如两块砖头。

  渐行渐近的财政预算透明正在走向公众,公民所享有的法律上的权利也正在变成现实的权利。在公布了广州市全部114个政府部门预算后,广州市财政局的网站23日一度因为蜂拥而至的下载浏览而“瘫痪”的事实,一方面说明了预算公开正在落地,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公众对政府预算公开的渴望。而“瘫痪”的网站,在笔者看来,就是民意诉求的显现——财政预算公开有着坚实的民意基础。

  公共预算是政府的收支计划,是政府全部活动信息的文件记录。它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是委托人——公众,通过法律程序,委托代理人——政府,按照公共利益要求,筹集公共资源,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公共需要的过程。可以说,公众知晓预算就是知晓政府,预算公开透明就是政府公开透明。

  广州网上公开政府预算是公共预算本身的要求,无论对政府还是对公众来说,都是一个双赢之举。公共预算意味着政府的活动须置于公众的监督和控制之下,公众应参与和监督整个预算过程。预算信息的公开是公众对政府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前提,不掌握政府活动的信息,公众对政府活动的监督和控制就是一句空话,政府预算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预算。

  因此,广州网上公开政府预算,点击过高致网站瘫痪显现了公共预算应有的价值:越是公开的,越是透明的,越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预算。

  尽管公众比较关心的公款招待、公务车消费和公费出国“三公”消费此次并未公开,但是,通过公众对财政预算公开的努力,在笔者看来,“三公”消费被遮掩的命运,应该且必须被消除。公共预算不仅仅是政府资源配置的简单技术工具,更是作为现代社会中建立一个责任政府的关键所在。预算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看不见的政府变为看得见的政府。只有看得见,人民才有可能对它进行监督。在这个意义上,预算是一种对政府和政府官员非暴力的制度控制方法。

  广州网上公开政府预算,点击过高致网站瘫痪,体现了民意的诉求。但愿有更多的政府部门能读懂公众的朴素愿望,唯有在读懂的基础上,“三公”消费未公开之类的做法才能烟消云散。 (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