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60年:毛泽东亲为第一支航空队洗尘 (2)

时间:2009-12-31 来源:《大众日报》
  

军委航空局旧址

  □1930年3月 16日,国民党空军一架“柯塞”式侦察机在从开封飞往汉口的途中遭遇大雾。迷航的飞机最终迫降在鄂北大悟县境内……



  鄂豫皖苏区为此成立了航空局,并且专门为这架飞机修建了机场。龙文光决定投向红军,当时就被徐向前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航空局的局长,其实也是个光杆司令,局长是他,飞机一架,飞行员还是他。日后,“列宁号”在国统区的固始、潢川、光山等地出动侦察,并抛撒传单,把红军的影响造到了天上。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围攻黄安城一月未果。指挥部最终决定,派“列宁号”前往助阵。“列宁号”带着两个迫击炮弹来到黄安县城,并成功地炸毁了敌军的指挥所。

  □1945年8月 9日,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几天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中国共产党人在东北发现组建人民空军的时机已到。

  1946 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通化二中正式宣告成立。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口中俗称的“东北老航校”。她是人民军队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航空学校,代号为 “三一部队”。一个萦绕在共产党人心头多年的梦想,终于在战争的废墟上变成了现实。作为人民空军的摇篮,东北老航校在腥风血雨中走过4个年头,培养出一大批飞行员和航空技术人员。其中包括后来的空军司令员王海、副司令员林虎等人,以及新中国的第一批王牌飞行员。

  老航校的首任校长常乾坤说:没有初、中级教练机是一下子改变不了的现实,能不能越过初、中两级,直接上“九九”高级教练机训练?有人赞成,有人反对。经过反复争论,最后形成了决定,打破常规,直飞“九九”。

  当然,教员们也并非一味蛮干,而是针对高级教练机机身重、速度快、操纵技术复杂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了让学员们尽快掌握飞行基础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教员们别出心裁地想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学习航空理论时,日本教员制作了一个竹蜻蜓,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使大家很快理解了螺旋桨产生拉力的原理。

  因为飞机数量不足,所以只有在练习收、加油门、直线滑行和转弯方法等起飞要领时,学员们才会被允许上机操作,放单飞当然更是严格把关。

  第一个放单飞的是原新疆航空队的学员吴元任。

  1946年7月下旬的一天,一架“九九”式高级教练机的尾翼拴上了红布条,这是放单飞的标志。

  一声令下,吴元任起飞了。机头抬起来了。飞机离开了跑道,飞上了天空。

  直接上高级教练机成功了,他们实现了“一步登天”的梦想。



  没了退路的老航校人选择了迎难而上,最后成功地用百分之百的酒精代替了汽油。酒精代汽油,飞机吃“粗粮”,在当时条件下,这是个了不起的创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