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他当时为自己立了很多的功课,其中最主要的有这么五个字,即"诚、敬、静、谨、恒"。……我们纵观曾国藩后半生的事业,可知这五个字对他的成功有很大的作用。在以后的岁月中,他大致守住了这五个字,使得他在腐败的晚清官场中不入浊流,不陷卑污。他当时用什么样的办法来监督自己呢?除和师友一起互相帮助监督之外,主要是靠写日记。他以日记的方式来促使自己每天反省、检讨,以取得心灵上的日新日日新的效果,特别是监督自己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的作为,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慎独"。--著名曾国藩研究专家、《曾国藩》作者唐浩明
《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再现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的心路历程
自上个世纪初以来,有一本曾国藩日记真迹至今都得到收藏和拍卖市场的青睐,那就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上海中国图书公司出版的曾国藩手稿影印版本《曾文正公手书日记》,此后一个世纪里在大陆都未曾与世人谋面。在曾国藩即将诞生200周年之际,时隔近一个世纪,北京时代华语图书公司策划、凤凰出版社出版了以选用高档宣纸、高档木质盒子的为装帧历史再现曾国藩的日记真迹——《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古朴典雅极具收藏价值。
该书以清宣统元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石印本为底本。记录曾氏自清道光21年(1841)正月初一,迄同治11年(1872)二月初三日长达32年的日记。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曾国藩坚持天天写日记,详细记载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该书共12卷,文字更多的涉及到军务政务的处理、居官为政之道、朋友相处之义,以及读书、治学、见客、持家、训子、修身、养性等诸多内容,这也成为曾国藩内心世界最真实的记录。
作为“中国近代化之父”,面对着近代“发捻心腹之害”、俄国“肘腋之患”、英国“肢体之患”等诸多问题,曾国藩开近代风气之先,发起了洋务运动。其手书日记在内容上也为我们展示了有关洋务运动的全新画面。曾氏手书日记中亦是处处为我们展示了曾氏匡时救世的积极行动和主张。如他在同治元年五月初七的日记中写道,“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即内地民人处处媚夷,艳夷而鄙华,借夷而压华,虽极可恨可恶,而远识者尚不宜在此等处着眼。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船等俱为下手工夫,但使彼之长技我皆有之……”此番说法俱概其主张,我们只列其一,有关曾氏倡导洋务的具体活动和思想则更多的分列于诸多日记章节中。细细观读曾氏手书日记,其中关于洋务思想的史料比比皆是。
同时,作为镇压太平天国而一跃而起的近代军阀鼻祖。曾氏手书日记中关于围剿太平天国的记载也颇丰富。曾有史料记载说,在与太平军作战的那些日子里,曾氏日记一直也是全程记录着每日经历的事情,可见曾氏日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作是太平天国的“帝国时刻表”。作为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我们要研究太平天国史,不能不亲自翻阅这位亲历者的手书历程。此外,曾氏的理学思想、社会记闻,在其日记中也有较多的记载。
曾国藩是清朝咸同间与何绍基、包世臣等同样有着重要地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古朴、凝重又不失隽秀。清人符铸评道:“曾文正公平生用力至深,唐宋各家皆有尝习,其书瘦劲挺拔,欧,黄为多,而风格端整。”现代著名书法评论家马宗霍在他的《霎岳楼笔谈》中评道:“文正德业,三代后一人,传世无俟于书,顾平生于书,博习穷 ,未尝少懈,每欲合刚健婀娜以成体,然秉性宜重,笔迹随之,故终以刚健胜。至于骨之厚,血肉之润,则衡岳之崔嵬,洞庭之烂漫,盖钟灵于山水者深矣”。 写字曾是曾国藩日课的三大内容之一,而该套日记全部用楷书和行书书写,前后长达32年,近130余万字。字字不假思索,信手拈来,流利自由,雅致无量,韵味流长,特别是中晚年间所书,更是沉雄俊秀,挺劲雅丽,情韵怡然而炉火纯青,生动传神。于此清代少有比肩的人物,即是同期以小楷名世的林则徐亦不能相提并论。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巨形日记书法作品,是中国历代书法作品中一朵伟灿的奇葩。
毫无疑问,《曾文正公手书日记》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读它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与板桥自书《郑板桥集》及苏东坡书《陶渊明集》有同样的收藏、欣赏价值。
【相关资料链接】曾国藩其人其实
《曾文正公手书日记》是曾国藩的家藏日记。曾国藩初名子诚,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人。集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以及统帅者、著名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于一身,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历来被奉为政界的官场楷模,三十七岁就官至二品,这在大清历史上绝无仅有。其政声卓著,治民有言,保官最稳,宠辱不惊,体悟积淀的官场绝学是为后人的宝贵财富。并且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能够实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人,在岌岌可危的政局中,以孤焰之力力挽狂澜,组建湘军,亲临战场,力保大清危局。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晚清“同治中兴”之局骤然出现。他崇尚气节、克己唯谨,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是为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深受世人尊崇。其学问博大精深,深悟理学旨趣,将义理、考据、词章、经济划归理学,不愧为近代理学宗师。同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更是立足于实践,在近代中国的制造业、高等教育、科技以及派遣学生赴美留学诸方面披荆斩棘,引领时代潮流。中国第一艘轮船出自他的指导,第一所兵工学堂是由他主持建立,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也由其安排……其开创之功,无可磨灭。
《曾文正公手书日记》正是曾国藩所取得这一切成就的真实见证。该日记不仅见证了曾国藩怎样一步步走向成功,怎样从一介平民跨变成为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而且其间蕴含的为官、为人、处事、家教诸方面真谛皆为后代世人孜孜以求的境界,更为当今世人亟需汲取的精神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