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化石

时间:2010-11-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洪蔚
  

     现代人的祖先是出自非洲还是由多地区进化而来,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争议的焦点。长期以来,由于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年代大多较晚或年代不能确定,使得“多地区进化说”缺乏有力的化石证据。曾被认为东亚地区最古老的早期现代人,距今约4万年,2002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田园洞。

  2004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金昌柱领导的课题组,对广西崇左地区洞穴进行了调查发掘,发现多处化石地点,出土了大量古人类、巨猿及其他动物化石。2007年11月,课题组在崇左木榄山发现一处包含有哺乳动物化石的洞穴堆积,采集到两枚人牙和若干哺乳动物化石;2008年5月,金昌柱在该洞穴发现了一件古人类下颌骨残段,以及大量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此洞被命名为智人洞。根据地层对比、动物群分析以及同位素年代测定,崇左智人洞古人类的生存年代在10万—11.3万年前。

  近两年来,中科院研究员刘武领导的研究小组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采用形态观测、激光扫描、几何形态测量分析等手段,对智人洞人类化石特征分析后发现,智人洞人类下颌骨已经出现一系列现代人类的衍生特征,如突起的联合结节、明显的颏窝、中等发育的侧突起、近乎垂直的下颌联合部、明显的下颌联合断面曲度等;同时,还保留有粗壮的下颌联合舌面以及粗壮的下颌体等相对原始的特征,使其与古老型人类相似。因此研究者认为,智人洞人类属于正在形成中的早期现代人,处于古老型智人向现代智人演化的过渡阶段。

  这一系列重要发现,使古人类学界对智人洞人类化石的演化地位及早期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出现与演化等理论问题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早期现代人在东亚出现的时间或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起源过程至少可以追溯到10万年前,这个年代比以往提早了至少6万年。

  除智人洞外,近年还在湖北郧西县黄龙洞发现了距今9万—10万年前的具有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也表明早期现代人很可能于10万年前在中国就已经出现。迄今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已经发现了具有一系列共同形态特征、相当丰富的古人类化石及其他有关材料,表明中国古人类的进化是连续的。而智人洞和黄龙洞人类化石的年代和所具有的过渡性形态特征为东亚地区现代人主要起源于当地古老型人类的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近日发表了该项研究的论文。

  文章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表示,智人洞人类化石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的连续进化提供了新的中间环节。他说,非洲克拉西斯河口出土的下颌骨常被当做支持现代人出自非洲说的重要化石证据,智人洞古人类下颌的形态和时代与之都很相近,甚至可能稍早。因此,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不只非洲经历过从古老型人类向现代型人类的进化过程,在东亚也曾经经历过。智人洞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为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假说增添了新的证据,也对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说提供了有力支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