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蔓延,消费者的钱包越捂越紧。记者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采访了解到,临近年关,各大商场为挺过“寒冬”,纷纷掀起促销大战,打折优惠活动此起彼伏。与往年一样,购物卡、购物券依然是揽客促销的“先锋”。
优惠办卡、购物返券,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是对使用购物卡、券的诸多不便,抱怨之声也不绝于耳,由此还伴生出了回收、交换购物卡、购物券的“产业”。尽管过去10多年里,我国有关部门已多次出台规定,禁止制作、发售或使用代币卡、券,为何购物卡、券依然能风行不衰?
办卡返券揽客促销
在呼和浩特市,很多大商场有购物卡办理业务,单张购物卡面额不等,小则三五百元,大的可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走进呼和浩特市中山东路一家大型商场的五楼,记者看到商场团购接待处办卡的人络绎不绝,窗口前七八个人还排起了队,办理的购物卡数量少则几张,多则几十张、上百张。
记者在逛这家商场时了解到,目前商场正在举办圣诞、新年返券促销活动,每消费200元返180元、150元等额度的购物券。“商场在搞返券活动,所以办卡的折扣比较低,一般只有百分之一二左右,最高不超过5%”。前来办卡的呼和浩特市一家事业单位的会计告诉记者。
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一家大型商场刚试营业,为提升人气,推出的办卡优惠较大,每满3000元,可获得750元赠额,同时仍可享受返券、打折等活动,颇具诱惑力。尽管仍处于试营业阶段,商品不大丰富,办卡人依然不少。
前来办卡的赵春花告诉记者,在包头工作的妹妹看到电视广告后,让替她办6000元的卡,“主要是便宜”!
毁誉参半怨声不少
据一位商场的工作人员透露,除了一部分个人办购物卡自用或送人外,单位团购之后发福利的情况比较多。
“单位每逢节日发福利都有一两张购物卡,别人很羡慕,但是不久前用购物卡买了件衣服,回家后发现拉锁坏了,去换时得知是最后一件,纠缠了半天也没退掉,只能配了一个。”市民宋亮说。
使用购物卡的人,不少都有过类似遭遇。对此记者采访了呼和浩特市的多家大型商场,一些收银员介绍说,顾客用购物卡付款时,她们都会事先提醒顾客购物卡消费只开小票,不给开发票、不退货,只可以换货,一些顾客未仔细听所以有时才闹误会。
“之前办购物卡时,商厦已统一开具了发票,因此拿这些卡购物时肯定不再开发票,无购物发票所以不能退货。”呼和浩特市一家商场的收银员解释说。
与此同时,定点消费也令部分持卡人吃了不少苦头。家住呼和浩特玉泉区的于莉莉告诉记者,单位发的购物卡商厦都在新城区,买东西得绕半个城,来回20多里路不说,搬运商品也极不方便。
即使令购物族疯狂的返券,有时也令人苦恼。“前一段买了套衣服,返了800多元的购物券,不料为花掉这些券,逛得腿酸头昏脑涨的,最后只得硬头皮买了些并不大满意的东西,并且还贴了好几百元钱!”消费者王素云说。
在呼和浩特市某政府单位的公务员王小青告诉记者,她手里拿的某商场的积分卡,一年刷卡过万才能换个小家电、化妆品什么的,所以每次刷卡她都要记得提醒自己别忘记积分。但是,有一次她刷卡买了1000元的货品,按照积分规定,本可以领取牙刷、香皂、钥匙链之类的小商品。但是等她来领取时,售货员却提醒说,你来晚了,礼品已经没有了。这时,王小青才看到积分卡最下方标注的一行很不明显的小字:礼品送完即止。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