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发病上升是碘盐 “惹的祸”?

时间:2009-08-26 来源:新华社 人民日报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地区的甲状腺癌等疾病发病率上升与“碘盐过量”有关,对此,卫生部疾控局相关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近日表示,这一说法缺乏证据。
  补碘益处大于
  碘过量引起的风险
  专家指出,国际开展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近百年的实践经验和在临床、流行病学等方面调查证实:食盐加碘后碘致性甲亢发病率会一过性增高,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并不增高,即人群碘营养改善后并不会致使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
  专家认为,癌症发病原因和机理并不清楚,甲状腺癌的发病机理迄今也不明确。因此,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与食盐加碘存在某种联系的推论依据不充分,缺乏令人折服的有力证据。
  2009年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发布的公告称:大量事实证明,补碘的益处远远大于碘过量引起的相对较小的风险。
  据介绍,自1995年以来,我国建立和完善了碘缺乏病监测系统。“碘缺乏病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对科学评价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和及时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了决策依据,对于确保我国人群获得足够和适宜的碘供应,防范碘过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位负责人说。
  全民食盐加碘
  使儿童智商总体提高近12%
  我国是地球化学性普遍缺碘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80年代水碘普查和局部调查证实,我国31个省区市普遍为外环境碘缺乏地区。碘缺乏病在我国流行广泛且危害严重。
  1993年,我国确定了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战略,先后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食盐专营办法》等法规,使碘缺乏病防治有了法律保障。我国通过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我国儿童智商总体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实践证明,碘缺乏病是一种病因明确的可预防性疾病。
  明年将适当下调
  现行食盐加碘量
  多年来,根据全国监测发现的问题,我国分别于1996年、1997年、1999年对补碘策略进行了调整。
  卫生部疾控局相关负责人透露,2005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表明:有必要适当下调碘盐中的碘含量,但不宜大幅度下调,而是小幅度下调。为此,卫生部已多次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初步形成了调整意见,并于2008年经由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讨论通过,目前正按程序报送食品添加剂标准专业委员会审核,随后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申请报批。据估计,有关调整方案将于2010年上半年正式公布。
  根据调整意见,我国将下调现行加碘量;如果所定碘含量不适合某些省份的实际情况,应由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酌情做出适当调整,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执行。与此同时还要根据《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的规定,全面落实对高碘地区和某些患甲状腺疾病或其他不宜摄入过多碘的病人供应不加碘食盐。
  另据了解,我国现有3098万人生活在高碘地区,目前我国已在绝大多数的高碘地区停供了碘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