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昆明火车将直通丽江,作为滇西北黄金旅游圈内的重镇大理有可能遭游客“抛弃”?大理近两年来的日子很不好过。大理旅游之忧,亦是区域旅游经济如何突围之惑。
前景的确“可怕”
“担心不是没道理,现在的大理旅游确实不太好。”大理旅游集团副总经理徐联标承认,大理旅游正在低谷中踯躅独行,集团上半年的统计数字也与旅游局出入大。“去年被团队绕行得很惨,今年以来已经非常惨淡了。”
很快,大理-丽江铁路将通车,昆明正式发往丽江的“丽江号”火车很快就能将游客送往丽江古城徜徉了,而乘坐大巴则需8个小时左右。大理对此明显“着急上火”。21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旅游局专门在昆明举行“大理旅游研讨会”,向昆明20多家旅行社老总虚心求教,希望从线路开辟、资源整合、营销策略、战略思考等方面寻求突破。
业内一些人士的预感是,“丽江号”昭示的前景的确“可怕”:以昆明为集散地,省外团队可选择飞机也可选择火车直扑丽江,位于昆明和丽江之间的大理被“忽略”的窘况只会恶化。
旅游之痛由来已久
大理旅游之痛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大理就推出了把景点“捆绑”的A线和B线,同时推出“一卡通统一结算”模式,即各地组团旅行社先把款项打入大理结算中心,才能被大理地接;2005年,大理携丽江组建“滇西北一卡通公司”,旅游业迅速回暖。
徐联标介绍,1999年之后,一些旅行社推出的大理一日游基本上是超低价的远眺三塔、俯瞰洱海,游客基本不在大理过夜而直奔丽江。这对旅游名城大理来说不啻于釜底抽薪。一卡通也罢,线路整合也好,大理的良苦用心在于走出困扰业界多年的三角债、恶意拖欠、削价竞争的阴影。2006年,“一卡通”终于一转颓势,大理仿佛重新回到黄金时代,平均每天游客量近1.5万人次。
但问题说来就来。大理早在2002年就组建旅游集团,2006年又组建经营管理公司,把大理20家旅行社收归旗下,组建国际、国内和散客三大接待中心。按昆明旅行社业内的一致判断:这是行政垄断向“大锅饭”时代的集体后撤,从前大理本土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的20家旅行社实质上变成了一个大社内部的各个小部门,各旅行社以资产投入比例年末分红,这意味着接团多少、服务好坏和赢利无关;很快,大理旅游服务质量出现下滑。业内人士认为,2007年下半年至今,大理旅游颇不景气,尤其是2008年,在金融危机与云南省积极推行无障碍旅游的情况下,大理旅游是惨淡经营。
是挑战,更是机遇
“难道通火车之前,大理的旅游比人家好吗?现在,还能差到哪儿去?”昆明风光国旅老总朱伯威并不认为大理将遭抛弃,相反,这是挑战,更是机遇。“传统的滇西北产品必将面临一次重大变革,交通方式的改变将带来多元化的旅游线路。”再从更大的角度思考,未来泛亚铁路开通将把整个滇西片区连接起来,大理必然会成为比肩昆明的重要旅游中转站,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专家符继红认为,大理、丽江旅游资源同质化较严重,如果仍然一味做观光旅游,大理显然不是丽江对手,应该从休闲、度假方面下工夫,让大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休闲之都,以高端差异化产品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