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冀宝斋这朵“奇葩”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13-07-16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禹海君

  河北文物局7月14日发布对“雷人博物馆”冀宝斋处理结果,冀州民政局已撤销冀宝斋博物馆的民营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证,冀宝斋闭馆整顿。(7月15日《新京报》)

    部分藏品被网友称为山寨、雷人、错位、穿越的“奇葩博物馆”,竟然拥有3A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少年队实践教育基地、“省级科普基地”等多个名头。更为离奇的是,如此“奇葩博物馆”竟然还成了冀州市政府十大重点工程之一。

    一个赝品充斥的博物馆竟然获得“重点工程”称号,得到政府每年60万元的资金扶持,面对如此文化丑闻,当地政府显然难辞其咎。据媒体报道,冀宝斋在建馆之初,就遭到当地村民的联合反对,甚至还有村民向冀州市政府反映过村账目、建馆等问题,“奇葩博物馆”为何最终还是顺利建成了?

    其实对于冀宝斋存在的问题,当地一些政府官员恐怕并非全不知情。有官员就坦承,他们也了解冀宝斋博物馆的东西是假的,但是各级官员和省内外专家来冀州基本会去参观这个博物馆。明知展品是假的,所谓“最大民间博物馆”只是“皇帝的新装”,却依然将其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向外推荐,足见当地政府文化政绩观的畸形。

    为了满足文化政绩的需要,装点自己外在的门面,不管展品是真是假,都一股脑当做文化载体,对其不惜耗费公帑予以重点扶持。冀宝斋的神奇传说已然被戳破,这一荒诞的文化现象却不能不让人警醒,如果不能矫正地方政府畸形的文化政绩观,引导地方政府真正重视文化的内涵,正视民众的文化需求,冀宝斋的荒诞还将可能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