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电影的内涵和外延其实都是人类之爱。
《魂断蓝桥》里,首先是诗意的优雅:气质高雅的男女主人公,一战时期的英国闲人们,朦胧情致的烛光俱乐部,中国古人就极为喜欢的雨蒙蒙,圣洁的基督教堂,钱钟书欣赏的英格兰乡间,高雅的芭蕾舞,钢铁黑白的蓝桥。看着以上画面,不仅看着电影,看着演员的一笑一颦,也看着英国的文化。最富有挑战性的画面:玛拉站在蓝桥上被迫沦落风尘时,画面里只有她一个人,孤独、高贵、苦笑的形象,美丽、无奈、痛苦的内心。她自杀时象安娜·卡列尼娜一样,没有鲜血,没有刺激的场面。其次是艺术的伤感气氛:自从亚里士多德悲剧美学创立之后,人类痛苦的艺术有了明确的哲学上的理由,强烈映射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玛拉看着火车远去的爱恨,在庄园舞会的难受,解脱痛苦前的恍惚、迷离、凛然,上校站在桥上怀念玛拉的男人的眼泪,已经成为经典画面。再次,男女主人公的身份构成:一个俘虏,一个妓女,即使在2000年以后各国的电影中,这种角色都不是很雅观,也不唯美,甚至落入俗套。可是,《魂断蓝桥》里的他们没有丝毫的不雅,造成的电影效果也没有丝毫的不雅,显示出难以言说的艺术魅力,爱情闪烁,对商业电影里庸俗画面的摄制者们永远敲着庄严优雅的钟声。
《罗马假日》里,首先是奥黛丽·赫本的外貌:她除了是欧美人以外,按中国人的话说,大眼睛,棱鼻子,圆脸,黑头发,发型秀丽,身材高挑玉立,怕乡村大娘夸奖得合不拢嘴。其他各洲的观众如果很欣赏,那就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女。其次是“安妮公主”的形象:优雅、美丽、高贵、纯真、亲切。自己靠着水泥墩吃雪糕,亲切地看着街景游人;与罗马大街上的理发师平易近人地跳舞,没有“公主”的高贵;脸上摸了黑灰一样狼狈,被带到交通局,并不流露傲慢娇气;把救生圈扔给落入水里的便衣警察,担心不要淹死了;不怕危险跳进河里,与穷记者患难与共;面对房东胖“大婶”的大声嚷嚷,像村姑一样羞怯;她学会了做饭、熨衣服;她富有诗意,羡慕在“雨里走一走”;她敢于蔑视世俗权贵,真挚地凝视初恋之爱人。再次,电影之外的奥黛丽·赫本是一个真切的亲善大使,走访哀鸿遍野、饿殍满地的索马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爱心撒遍。1956年至1963年间,她几乎每月都到码头、监狱、黑人社区做义工。观众,或者说全球的人们,未免要深度地想到演员品质,产生牢固的价值判断。
《人鬼情未了》里,首先感到山姆和莫莉生活在真实的美国:金钱,喧嚣,繁华,垃圾,慈善,犯罪,高尚,他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鬼影”的美国,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其次,艺术上的创新,卡在“生死阴阳界”的山姆,一个活脱脱的幽灵,一个好鬼。山姆的虚幻,是电影艺术手法的革新,是情感离奇世界的表象,是宗教精神的完美诠释,是浪漫主义对金融世界的一次胜利。再次,山姆对莫莉的爱情不在于甜言蜜语,而在于行动,呵护爱人之后,心愿了解了,临上天堂才对莫莉说:“莫莉!我爱你!”这个道理懂的人全世界很多了,清醒可不容易呵,不过日益深入人心。2008年7月的一天,美国卡耐基— 梅隆大学教授兰迪·鲍什因患病,要告别这个世界了,对2岁的女儿说:“如果将来有一个男人喜欢你,不要管他说什么,只看他做了什么。”这个2岁的孩子不会忘记爸爸的话吧,希望她长大后多看一看《人鬼情未了》,感受山姆而鉴别什么是好男人。
《勇敢的心》里,首先是威廉·华莱士的身强力壮,技艺高强,男人气概,如同项羽。其次他剑胆琴心,也如项羽。此心不但对于女性,也对天真的孩子。在他脖子里被套上绳索准备受刑,与台下一个天真、淳朴、微笑、神情好奇的女孩子互相对望时(许多大人都不知道自由的意义,孩子怎能懂得呢?)神情微笑、从容、凛然,不失琴心,如清末的谭嗣同,又如那个写了《与妻书》的林觉民,皆为英雄。再次,公园1314年的华莱士,在临死时拼力喊出了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自——由!”响彻天空大地。这一呐喊,中国的项羽可就比不上了,项羽想夺王位,要捏住天下,要文武百官,三宫六院。华莱士却不为面包,不为封爵,不想为王,不仅为爱情,更为了争取苏格兰人民梦寐以求的自由!自由呵,自由!你是多么神圣、遥远!这种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发轫于古希腊,呐喊于华莱士,奋斗于法国大革命。20实际初,“自由”这个稀罕词儿才传到了古老、悠久而缓沉的中华。200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钢琴教师》还在渴望自由。哦,原来人活着不是为了楼房,浮名,炫耀,菜篮子,是半神半人的浮士德探索六十年登上天堂一瞬间的彻悟:“人每时每刻去争取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一般观众虽然一般,对电影不能做理论和技术的分析,却是永恒的裁判之一,看电影,希望受到电影美、爱、诗意、新鲜等内涵的触动,换言之,人性里、生活里无穷无尽的奇妙,对于电影来说,有没有新的发现?影片结构、蒙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色彩学运用,惊人的数码技术,永远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世界电影史上的爱情经典,是每个导演和演员的个人哲学。虽然伯格曼使电影成为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与戏剧并驾齐驱的艺术门类,但他电影里面的内涵却与别的经典一样恒久、一脉相承:“拍电影就是跃入自己童年的深渊。” 安东尼奥尼认为在这个理性与科学的时代,人类始终借着“苛刻且死板的道德被认为且承担了懦弱与全然的怠惰”存活。英国《画面与音响》始终激赏的让·雷诺阿认为:“没有坚定的个人哲学,就无法拍出好影片。”一位研究雷诺阿的法国学者认为:“雷诺阿的个人哲学之所以始终深深地感动我们,是由于它的普遍性,由于它超越了社会和政治理想的限制,肯定了人类之爱的至高无上。”
但,这是目前中国电影最缺乏也是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