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史哲艺欣赏 > 文学艺术 >

拥抱桫椤峡谷

时间:2010-10-21 来源:人民权力报 作者:罗荣华 孙信志
  

  从乐山城区驱车出发,经五通桥区新修的岷江大桥,很快便来到了西坝镇的桫椤峡谷。
  坐落于西坝镇新春村的桫椤峡谷很早以前都被当地人称之为“吊崖沟”,直到1999年才改名“桫椤峡谷”。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们根本不懂得桫椤树是保护植物,只知道下谷砍桫椤树叶,喂牲口,砍桫椤枝丫,当柴烧。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来了一位教授,并告诉他们桫椤树是保护植物,当时村民们才意识到这些宝贝要好好保护!
  峡谷为“V”型幽谷,相对高差达200米,岩壁陡峭,多柱状、奇异怪突山石;岩壁有多出悬瀑,有的奔流似银龙,有的飘飘洒洒似雨雾。谷内每年降水多,日照稀少,相对湿度大。所以,桫椤峡谷常罩在云雾缥缈之中。
  沿着青草遮蔽的小径,踏着溜滑的石阶,小心翼翼地往峡谷里走,眼里是无边的葱茏的绿,耳边时有山泉丁冬、鸟鸣啾啾。走在窄窄的栈道上,溪水从脚底下潺潺流过。溪水间或撞击着巨石,溅起水珠晶莹而多芒,宛若捣珠崩玉,又仿佛应证了“小桥流水人家,古藤老树昏鸦”的意境,但在这里唯一缺少人家。
  走到谷内,只觉空气清新,真是个天然的大氧吧。峭壁挺立,阳光静静地洒在山谷中,山腰是野草杂树交错成林,山上是密不透风的翠叶丛。峡谷两边的桫椤树重重叠叠、密密匝匝,一片连一片在谷中铺展,那些形似铁树般黝黑的主干,那舒展繁茂如伞的羽壮复叶,都呈现出一种独具的风韵。
  遥想一亿五千万年前,西坝曾是恐龙家庭繁衍生息的乐园,这里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恐龙出没,饱餐着苍翠的桫椤——这一上苍赐予的美食。这幅神奇的壮景永远定格在远古,而桫椤树是大自然留给世人的“活见证”。
  拥抱着长满苔藓的桫椤树,细细触摸着桫椤叶,感叹万千,感叹自然力量之伟大,多少沧海桑田,这与恐龙同期生长的植物经过亿万年的洗礼,如今恐龙已不复存在了,而桫椤树还顽强地生存下来,其生命从远古延续到今天,生生不息。
  峡谷里一些似雨似雾的水气从空中飘落,带来阵阵凉爽感觉。走到了一道悬崖峭壁下,一股似银帘般的瀑布,从山岩上倾泄而下,瀑布下是一潭水,清澈见底,鱼儿在这里游来游去,旁边的桫椤树都争把它当作一面镜子,争着将自己婀娜身姿映到潭里,梳妆打扮。旁边石头上刻着“犀牛沱”三个字。
  峡谷有十来里长,岔路多,谷里寂静清幽,少有游人,耳边只听到瀑布跌落撞击石崖的轰隆声,风吹桫椤的沙沙声,谷底淙淙的溪流声,汇集成一种奇妙古怪的音乐。
  穿梭在这古老而有生机的桫椤树中,往日的烦忧,世间的锁事,在脑海中已荡然无存。遐想久远年代桫椤与恐龙共舞的细节,联想现实人世间的烦恼忧伤,而这一切在眼前一如那涓涓流过的溪水,一去不返,此时已让人得到彻底荡涤,让人更加珍视生命的价值。
  桫椤峡谷,恐龙洪荒年代的神奇遗存。桫椤无语,却依旧是生命之树、灵性之树。寻古探幽,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人生慰藉和生命勇气吧!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