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史哲艺欣赏 > 文学艺术 >

红歌唱得亮堂堂

时间:2011-06-17 来源:洪雅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刘玉莲
  

  七月即将莅临,火红,热烈,万物繁茂,生机勃勃。七月,不是早春的柔弱无骨,是翱翔的大鹏展翅;七月,不是晚秋的闲适慵懒,是炙夏的激情豪放;七月,不是冰雪铺地的蜷缩寂寞,而是暴风雷雨的壮烈呐喊。季候不能缺少夏的浓醇,收获不能跳跃夏的奉献,我们为7月歌唱,我们为7月欢呼,为7月浓墨重彩,还有一个充盈的理由: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今年,建党90周年的到来,让全中国沸腾成欢乐的海洋!
  今年82岁的老父亲是入党50多年的老党员,也是一个复员的老军人,父亲从来记不得他的生日,但是,每年的6月时间一到,他就会扳着指头数着日子说:又该庆祝党的生日了!在我的记忆中,参加每年村里的7•1庆祝活动,父亲都是当着大事来做,风雨无阻。我喜欢看父亲每次开会回来手里拿着的东西——从最先艳丽的一纸奖状,到后来红艳艳的一本荣誉证书;奖品从一顶草帽、一本软笔记本,到新毛巾、香皂,到后来就是一个信封,里面会有50元,或者100元人民币。父亲喜气洋洋的交给母亲,端坐饭桌前,开始给我们哼歌曲,母亲则安静地端上比平时好吃的饭菜,酒是要喝的,母亲自己做的醪糟酒,香气溢满房间。这个时间,是我们家比过年都和谐幸福的日子,也是父亲在母亲面前比较骄傲的日子。母亲平时在家里很强势,只有这个节日里,是给足了父亲的面子。父亲最拿手的歌几乎都是红歌:《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这些歌,我们全家耳熟能详。后来家里人给孙女过生日,父亲唱歌一张嘴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声如洪钟,直入耳膜,精神百倍。
  家里姐妹四个,年节团聚时,倘若有人高谈赚了多少钱,父亲是不怎么搭话的,但是如果有晚辈获得党组织的培养或者奖励的消息,父亲是最开心的。我的侄儿侄女都是那种很乖巧很听话的青年人,两人入党的消息传来,父亲特别高兴,他说: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父亲说这话时脸上闪着虔诚的光,那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大话,那是一个5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自然释放的肺腑之言,心被轻轻感动。
  重庆电视台的唱红歌节目,父亲母亲都爱看,还打电话让我也看。的确,心情不爽的时候,唱唱红歌,那激情的旋律会让人忘掉烦恼;朋友欢聚的时候,唱唱红歌,那欢快的节奏能调节气氛;同事聚会的时候,唱唱红歌,那明朗坦荡的歌词会增加信任和友谊。唱红歌,已经在新的年代成为新的主题,新的时尚!
  儿子在部队唱红歌,父母在乡下老年协会唱红歌,我和老公在城里,单位组织也在训练参加唱红歌比赛。这段日子,我们每天下班后,按时与同事聚在一起练红歌大合唱。专业的音乐老师,教我们练声,教我们唱红歌,站起来,嘹亮的声音从心里飞跃到空中,听得见自己的心跳,一遍又一遍,喉咙打开了,脸色红润了,步伐轻快了。同志们比任何时候都齐心协力,领导也来参加,练得好的时候互相鼓掌欢呼,练得不好的时候,开心一笑,继续再练。周末给父母和儿子电话联系的时候,唱红歌也成为亲情聊天的话题。老同学跟我说,天天唱红歌,没时间打麻将,老公高兴,也不输钱,心情好得多。红歌大合唱比赛,我们的团队进入决赛,大家欢呼不已,笑声灿然。
  唱红歌,唱出一段历史的辉煌,唱出一个时代的悠扬。唱红歌,红歌唱得亮堂堂,唱出新时代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像7月一样,总是耕耘期待,拥有灿烂阳光。

 

作者:刘玉莲,笔名洪雅阿莲,省作家协会会员,洪雅县人大办公室副主任。出版过散文集《月光祝福》、《记录美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