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地震之断想
时间:2013-04-24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周广生

 

1.地震无情,“第一行动”积极有效。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不满五周年,距此不到一百公里处的四川雅安地区芦山县2013420又发生了7.0级地震,到目前为止统计已造成近200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这次地震同样牵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全国民众的心,乃至海外侨胞和国际友好人士的关注。
在第一时间里,党和国家领导人乘专机飞赴灾区,视察灾情和安排部署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在第一时间里,由四川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抗震救灾工作应急指挥系统正式启动积极行动起来;在第一时间里,由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和消防兵组成的近两万人员的抢险大军赶赴灾区实施抢险救人;在第一时间里,由无数个热心的志愿者从四面八方奔向灾区尽微薄之力进行救助;在第一时间里,联合国包括世界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向中国发来慰问电表示同情关注和支持,有的国家象俄罗斯还派出了近二百人的抗震抢险队赶赴灾区实施直接地抢救工作。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第一行动”,才减少了地震给四川雅安地区造成的伤亡人数,使无数个奇迹生还,才让四川雅安地区的人们精神上感到了极大的安慰。地震虽然无情,但这些“第一行动”积极有效;地震虽然无情,但是,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有效,不仅证明了中国的强大实力,而且表明了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
2.地震的危险无时不在,我们应该变得更加地聪明起来。
尽管许多地人都不愿意承认中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然而,近百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国有几处是经常发生地震的板块或是极易发生地震的地区,这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象四川、云南、河北、河南、青海、新疆、甘肃、辽宁等地,仅建国以来就发生了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尤其是河北唐山和四川汶川发生的重特大地震,给我国造成的伤害最为严重,使人们记忆犹新,永世难忘。不说别的,仅地震的次数多了,这个反面教材就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加地聪明起来。既不能重复地吃亏,重复地吃大亏,更不能重复地犯同一样的错误。比如,在那些实践证明是地震多发地区的省市例四川,就不能每发生一次大地震就感到措手不及似的,不能只等待国家的救援,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国家的救援之上。而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平时就做好了扎扎实实的应对地震的准备工作。因为,只有自己救自己,才是最为积极有效地措施。至少可以大大的减少地震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例如:
甲:在最易发生地震多发地区的地方,下决心改变居住和生活的方式。根据专家介绍,四川就有一条南北达百公里多长的地震带。那么在这条地震带沿线居住的人群,是否可以学习和借鉴日本的经验,不在居住现在那样不具备抗大震的房屋呢?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他们的经验主要就两点:第一,平民百姓一般不住楼房,采用木板式房;第二,确实需要建设高层楼房的,提高抗地震的级别,一般都是按照抗10级地震设防。所以,日本虽然经常的发生大地震,除了特别大的海啸之外,哪怕发生八九级的地震死亡人数就很少。发生八级以下的地震时,人们照常的上班不误。那么,我国居住在四川南北达百公里多长地震带上的人群,能不能学习日本的经验,不再盖以砖土结构为主的房屋,而改成以木板式结构为主的房屋呢?如果这些地方的群众不愿意,或不接受,能不能先将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医院、老年养老院盖成以木板式结构为主的房屋呢?其次,政府和企业建设高层楼房时,能不能提高抗地震的级别呢?或许这样做一次投资多了些,那也比建设普通的不耐抗地震的楼房强多少倍,一是居住使用的时间长,二是一旦地震发生,可以直接减少人员的伤亡。
乙:在那些地震多发的地区,国家应当强行推行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军队、甚至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盖成以木板式结构为主的房屋,同时,其它一些公共设施比如大型体育场、游泳馆、大型商场,尽量建设成为木板或其它轻型结构的房屋。这样做,一是可以保证中小学生、老年人、军人、科学专家在遭遇地震时的人身安全,二是一旦发生大地震时,那些轻型结构的房屋设施可以用来让大家避难所和实施有效的救助。不至于象现在这样,每一次遇到大地震时,都需要国家从外地运送帐篷等,而且非常地困难,代价很高,时间又不及时。
丙:每次在山区大地震发生的时候,都会遇到同样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所谓的“生命通道”都是难以做到保证畅通无阻的。为什么?有客观上的原因,但是,细分析也有人们主观上的问题。那就是,平时没有认真做好发生大地震时的准备工作,或者说就没有想到,或者想到了,但是没有去认真地做。是否可以考虑:一是在一些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选择地点建设一些简易的备用停机场,这样一旦发生大地震时,飞机运输就没有了问题。二是在一些容易发生地震的山区,有意识建设一些空中索道,平时作为开发旅游的项目用,发生大地震时可以运输使用。这样就不会被只有公路交通一条道憋死。三是有水的地方,如果有可能的话,建设一些水路交通更是有必要的。
丁:在那些地震多发的地区,平时就应当做好发生地震时人们饮用水的准备工作。因为,无论是平时,或是发生地震的时候,人最需要的是吃喝,离不开水。象现在这样,每次发生大地震的时候,依靠政府和国家从外地运输矿泉水,一是时间不及时,二是代价太高。如果从当地实际出发,提前打好一些深井,一旦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就不会为饮用水发愁了。
3.建议国家设立地震专用基金。
既然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那么,国家就有必要设立地震专用基金。培养人人为地震做贡献的思想意识,培养人人为地震灾区群众分忧的思想意识,培养地震了国家有难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既然是国家地震专用基金,那就人人有份。每个人可多可少,比如从一元钱起步,全中国一年所征集的地震专用基金就是13亿元;如果是从十元钱起步,国家一年所征集的基金就是130亿元。另外对于企业,还可以从营业额的多少,国家规定征集地震的专用基金。还有,就是现在的发生地震时发动群众进行募捐的方式。国家设立地震专用基金的好处是,一是一旦发生大地震时,可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二是就是培养人们自觉地献爱心和主动为国家分忧的思想意识,让生者有责,死者无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