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其实,我们都很上进
时间:2013-05-10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馨雨

  我听人家说,人的年纪越大会越相信命,我不知道这话有没有什么比较有说服力的依据,当然,并没有人叫我要把那话当真理一样信。可以肯定,无论谁都有过祈愿,或为别人,或为自己。难道这就是人们最初相信命的根据?如果是,那个信念,那个相信祈愿会实现而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的意念自然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强烈。

  与其说相信命,不如说相信迷信,命抽象得没有边际,而迷信好歹还有鬼神可依,在许多神魔小说、志怪小说的描绘里,对于迷信的依托我们还算有证有据。我曾有个亲戚,对神灵的膜拜近乎痴迷,经常像赵树理笔下的三仙姑下神一样神神叨叨,每每我和家人去看望她,她都把我们当成她自己神界里的来宾,除了要为我们祈福以外,还定要把我们远的近的前程描述一番,弄得几次我几乎以为未来就此写定。直到有一天,我猛然觉悟:那种盲目的信仰应该只是一种潜意识的规范自己行为的举动。举个例子:如果一小偷,一天突然相信起命来,即使是不费吹灰之力摆在他面前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不但不会顺手牵羊,甚至唯恐避之不及,往常的欣喜也变成了灵魂忏悔时的沮丧。于是,我冒然地下了个定论,那就是:宗教得以延续的原因与这种无形中的自我约束有必然的联系。

  4月23日,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三位文学大师辞世纪念日,同时也是“世界读书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有没有这个节日或许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书可以带来心灵的温暖,可以让人心如止水般地跨越人生的每一道坎。再举一例:当你看到书中写道‘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孝老,行善,健身’,你一定会反思。虽然你知道人生不能等的事并非只有这三件,但此时此刻你却会针对这三件事审视自己。这应该就是读书的益处,读书,是心灵永不枯竭的源泉。

  常常有人说自古命运天注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神灵相信命?纷繁杂乱的琐事总是纠缠不清,常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为何我们还要沉下心来用书籍填充心灵一隅?思索来思索去,我觉得真正的答案在于——其实,我们都很上进。我们祈祷,是为了更多的美好;我们读书,是为了人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