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如果让学生没有假期
时间:2013-07-05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赛红杨

  假期,看见学生仍背着书包奔赴于一个个培训班、补课点时,作为一个长期在教育一线奋斗的人,我却突发奇想,如果让学生没有假期……
  如果让学生没有假期,家长会站出来反对。学生求学的阶段,正是生长的黄金时期,长时间的脑力疲劳怎不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孩子健康没了,求学有何用?再说,学生体质毕竟不如成年人,六七月炎热高温,十一腊月地冻天寒,中暑疮冻怎能不防?学生没有了假期,家长好像一下子全忘了孩子寒暑假间自己的一些挣扎:管孩子吧,自己工作,没有时间;不管吧,现今的社会很复杂,不管又不能放心。想想孩子在家里玩电器、煤气,想想孩子一个人上街到处乱跑,想想孩子私自去河里游泳,想想孩子单个跑到网吧上不健康的网站,想想孩子跟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吸烟酗酒,难道要把孩子反锁在家里?难道要给孩子买有许多玩具?难道要为孩子请个保姆?难道要把孩子带到单位?
  如果让学生没有假期,学生会站出来反对。面对没有假期,他们不会再提到假期的单调苦燥。虽说假期开始的几天能尽情睡觉,好似把一个学期欠下的瞌睡全能补上。可以长时间看电视,打游戏机,甚至家中的不过瘾还能到外面打。但如此生活上十天,二十天后呢?面对没有假期,他们不会再提假期的孤独寂寞。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只有自己一个独苗,邻居小孩只闻读书哭闹之声,却自小不相往来。生性好动,但只能下楼站在马路上张望一回。想踢个球之类,却苦于许多学校假期告白不许闲杂人员入内。面对没有假期,他们会说人家美国有那么多人得诺贝尔奖,人家的学生有假期,而且假期时间长达两个月三个月。面对没有假期,他们会说“海派清口”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讲周立波上学时的那些学校班长、学习委员们进入社会后没有什么成就,而当时调皮捣蛋的却干出了一番事业之类。
  如果让学生没有假期,专家会站出来反对。他们翻出中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1930年写的《假期与知识生活的解放》,说假期是每一个学生解除痛苦、回复自由的上好机会。假期里,学生摆脱了教师的阴影,去过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爱好自然知识,可以做一次有目的的远足,从事地质的观察和生物标本的采集;对社会知识喜欢的,可以找一个小题目,利用图书馆的资料进行研究。或者拿出冯德全的《假期重于学期》,解释学校为什么要实行寒暑假制度。教育本是人的解放,且首先是个性的解放。现代教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有人形象地把学校比做是工厂,教师比做是工人,学生比做是原材料。但活蹦乱跳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爱好,怎能同无生命的原材料相比?假期可使学生兴趣、爱好有个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国家选定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放假,实际上就是利用假期校正现代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扼杀学生个性。
  如果让学生没有假期,官员会站出来反对。有多少补课的老师不给报酬还能授课的?国家教委三令五申禁补,但学校不补,社会上有多少杂牌子的各种班却在给孩子们补着?而且多数补的是文化课。假期可以缓解当地应往届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这是我一个人在卧室的胡思乱想,家长、学生、专家、官员,都不必担心,假期会依然继续,只不过有人把“假期”当作“新大陆”,开始充分利用,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学期”“第四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