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己》自《芳草》杂志2013年第5期头条发表后,很快被《小说选刊》2013年第9期、《小说月报》第10期、《中华文学选刊》第10期选载。一篇小说同时被多家文学选刊选载,殊为不易,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一篇好小说! 《身不由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偏僻农村考进北京工作的 “胡博士”,耿直地帮助一位老乡那经过包装的公司联系上市之事,但因人微言轻,在大官云集的北京吃尽苦头,最终尽心的努力却换来一场尴尬…… 该小说内容深刻、耐人寻味。品读之时,我一颗心紧紧地跟主人公“胡博士”维系在一起,深深地感受到小说的现实性、思想性和哲理性。读罢小说更是余味无穷久久难以释卷:主人公的故事说明,有时候全身心地帮助别人成其美事,但严酷的现实难免事与愿违,结果非但不能完满,还可能遭至埋怨,甚至自取其辱。 小说中,“胡博士”虽然虚荣了一点儿,想借黄老板的企业上市发一笔小财,但他骨子里是一个善良的人,应承下来的事,便鼎力相帮:不在乎平淡却充实的生活被弄得鸡犬不宁;不在乎温柔体贴的老婆变得白眼相向;不在乎请人吃饭身上的钱不够支付那4444.44元而被“扣押”的尴尬;也不在乎博导之子的蔑视和张狂…… 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都付诸东流。 其实,“胡博士”这人,要说俗也俗:他俗就俗在虚荣,俗在想发笔小财,俗在想出人头地……然,求生尚且艰难,何暇顾及雅俗? 要说“胡博士”不俗也不俗:他置身红尘都市,却心内有青山,保存着从农村带来的“愚蠢”的耿直,可这种耿直何俗之有?他替父亲着想无奈地借帮老乡在京城办事以“彰显”能耐,让在穷乡僻壤劳碌一生的父亲颜面有光,这种孝顺又何俗之有?他渴望借帮“远房”亲戚“黄老板”的企业上市以发笔小财,从筒子楼挪进小区居住,以让跟自己苦了多年的妻儿不再受苦,何俗之有? 其实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他感念万千的乡情使然。 安处困寂之境,断然不是一个博士的性格。尚走崎岖之路才能彰显其拼搏精神。攻书如斯,生活何尝不是若此? 读到小说结尾,我开心一笑的同时,竟然眼里默然有了泪:好人不是不会受伤,只不过好人受伤后总会自我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