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冬 至
时间:2013-12-26 来源:中国作家网

  冬至来了。

  冬至在川南农村,人们并不重视,甚至往往忘记。即使有人记得,也只是谈谈而已,不像其他传统节日,如春节、端阳、月半、中秋等要烧香点烛祭祀天地鬼神和老祖宗。二十四个农业节气,只是农耕文化的时间标志。

  冬至过后,年味越来越浓,农户开始杀猪,垂死挣扎声嘶力竭的嗷叫声传遍山山坳坳,响彻上空。杀猪是农村人最高兴、最幸福的事。杀猪后要做香肠、腌腊肉,既是为过年作准备,也是跟来年种庄稼准备肉食。这是农耕时代自耕自足的主要体现。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到了,表明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开始数九,最冷的时段莫不过冬至过后半个月到一个多月左右,“三九四九冻死猪狗”是农村人在寒冷的时候说得最多的话语,这个时间是腊月中下旬,其实基本是农历岁末年终,即将除旧迎新、冬去春来。

  每年到了冬至的时候,农村人并没有蜷缩在可以挡御寒冷的屋子里休闲,他们反而忙碌起来,地里的蔬菜需要松土舀粪、孩子身上要制作新衣服、山上的杂柴要砍下来搬回家、家里要添置新东西、铺笼罩被要洗干净整理好,所有这些都是为过一个欢乐如意的春节而作准备。

  城里的冬至就不一样,九十年代初,我因学习考试连续几个冬至在泸州城度过,耳闻目睹城里人过冬至的盛况,我没有进馆子,只是路过馆子门口。中午后馆子的桌上就摆好碗筷,很多馆子门外也摆了桌子,能摆的地方都摆上了,当时我不知道是做什么,还以为是馆子生意好,接待的人多,后来听说是冬至,城里很多人都要去馆子过冬至吃饭,有的是一家人,有的是几家人一起。提前很多天就要跟馆子预定,不然只能吃二派或三派,每家馆子都爆满,要摆几派,直到深更半夜才能关门。吃的主要是四只脚的肉类,狗肉、羊肉、牛肉居多,要吃猪肉、鱼或其它的也有,机灵的餐馆老板作好了多种准备,不会错失商机。可在乡村,完全没有这种热烈气氛,有的只是阴冷和寒瑟。

  物质时代的城镇,众多的人口汇聚在一起,生活多元化,人们喜欢找点理由和借口约上些密切的亲戚或朋友团聚喝酒吃饭娱乐。火锅炉熊熊燃烧,锅里热气腾腾,围坐在桌上的人不时互相敬酒、烫菜,暖暖烘烘、喜气洋洋地说着欢快吉祥的话,其乐融融、享受生活、和谐美满是何等惬意。

  冬至九天过阳年,元旦节后一个月左右就是春节,这是炎黄儿女最隆重、最关注的节日。

  春天正静悄悄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