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新年言“福”
时间:2014-02-10 来源:中国作家网

  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在《福是最深切的春节符号》一文中称“福字在民间可不是一般的字,这一个字——意含深远”。甲午新岁,人人言(迎)福。

  福字确系寓意深刻、囊括诸吉。既可谓健康平安、和谐美满,又可谓丰衣足食、富贵兴旺,既可谓长命百岁、百事称心,又可谓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这使我回想起了前年北京之行的一个故事——

  重庆市司法局在清华大学举办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本单位领导谦让,推选我负命学习。学习期中,请假1日,与城局口胡纪检同游北京。在恭王府时,导游讲了《康熙御笔写“福”字救祖母》的故事。

  她绘声绘色地说:恭王府萃锦园的“福”字,据野史上说是和珅从宫中偷运出的。他把“福”字碑镶嵌到园中秘云洞内的石壁上,而此石壁上隐藏了一个“寿”字,碑上的“福”字正好是那个“寿”字的一点,使这里成了“福中有寿,寿中有福”的风水宝地。

  原来这“福”字是康熙皇帝所写。康熙3岁没了母亲,是由祖母孝庄皇太后一手抚养大的。康熙十二年(1673年),孝庄皇太后60大寿将至,不料突染疾病。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遂决定为祖母请福。在沐浴斋戒3日之后,康熙精选了一只上镌“赐福苍生”正楷四金字的毛笔,在丝绢制作的纸笺上一气呵成写就了倾注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决定破例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玉玺是皇帝权力的象征,一般只能盖在圣旨和重要公文上,绝对不可能盖在一般的书法作品上——而且玉玺却没有盖在“福”字左下方,也没有盖在“福”字右上方,而是郑重地盖在“福”字正上方,寓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太后自得此洪“福”,百病痊愈。15年后,以75岁高龄得以善终。

  康熙所赐之“福” 字,在有意无意间创造许多空前纪录:先是把“福”“寿”合为一字书写的。此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由此成为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的将“福”“寿”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字,堪称“福中有寿,福寿双全”之“福”。再是,此“福”字中暗含“多子、多才(财)、多田、多寿、多福”数个汉字,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之三,此“福”其字形窄而狭长,为瘦,谐音“寿”,世称“长瘦福”,即长寿之福。也就是从此“福”字起,清朝有了每到新年御赐“福”字的定例。孝庄太后于临终前把这弥为珍贵的“福”字,亲命将其刻在石碑上,伫立于宫内。不料传至乾隆时期,这块“福”字碑却神秘地失踪了!

  1962年,周恩来总理批示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意外地在萃锦园的秘云洞内发现了失踪的康熙“福”字碑。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和珅因这偷来的“福”字,官运亨通,财源广进,一时富可敌国。嘉庆继位后,好几回想将“福”字碑迁回宫中,因担心动了龙脉导致动摇大清江山的根基,尚未行动。但后来,这成为砍头的罪证之一,我想这应是他恭王始料未及的事!正是“塞翁失马,祸福难分!”

  新年言福,福在何处?在法治国家、天下太平,福照全国的前提下,福就在我们自己手中,双手劳动,用心劳动,依法谋求幸福,每个人的梦想都会实现,幸福就会永远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