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史哲艺欣赏
>
文学艺术
>
脱尽生命年节的二胡
时间:
2014-05-16
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
葛水平
世界上有一些可以和时间抗衡的东西,比如二胡。在世界众多的乐器中,这种最有中国特色、没有任何洋味的乐器,一经人手展现出它弦乐澄明的高度,我是没有办法不贯注全身心倾听的。倾听二胡的声音,仿佛是感悟了人生境遇之外存在的永恒:如一条穿越千年沧桑的冰河——静美而让人敬畏。
我对二胡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我的父亲会拉一些二胡曲子,还因为我的故乡和曾经在世的靠二胡养家的五爹。
我从小生长在一个很朴素的乡村,村旁有一条昼夜不停缓缓流淌的小河。秋冬季节的傍晚,在村外山脚下的小路上常常会响起一些二胡的弦乐声。抬头望去,极目处,就会看见一个黑瘦的人影且行且拉,夕阳的余晖照着他的影子和胸前闪亮的二胡,如酒后面色微酡的遗少。这时,我会兴奋地叫喊:卖二胡的五爹回来啦!
山野悄然,这声音就衬得有些原始古朴。
拉二胡的叫五孩,我管他叫五爹。五爹家在我家祖屋的房后。五爹靠卖二胡维系生计。黄昏是乡村最热闹的时候,有翠色的山崖和远岭,村庄的上空氤氲着炊烟。五爹找一块干净的地,盘坐下来,放下他背上的二胡,开始很专心地揉弦。五爹黑干、细长的手指来回滑动着,二胡声就在村庄上空仙雾缭绕开来。
五爹的指头功夫是有来头的,从小跟草台班子闯码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跟着师傅练茶水功:五根指头蜻蜓点水似的在茶水上飞快地拍打,不能停一拍,不能溢出半滴,五爹的手指就这样在二胡蚕丝弦上练成了风的脊背,轻柔鲜活而又张力饱满。那神气内敛的力在你的听觉上充满弹性韧劲,极能咬嚼。
村里人说五爹的指头是长了嘴的,会“活说活道”。
在我的记忆中,五爹一个夏天都在打蛇做二胡。蛇血在土窑的周围散发着恶臭,蛇皮花花绿绿地挂满了窗台。五爹说,蛇皮和女人一样,看着心里就痒。入秋以后五爹开始走出土窑,一大早吆喝着,一路演奏着他的二胡上路。
卖二胡害怕下雨或下雪。蛇皮雪天里紧、雨天里松,音亮紧巴,小家子气。蛇皮的松紧是二胡的命。二胡的味道全在松与紧的分寸中,在极其有限里极尽潇洒旷达之能事。
化雪天冷得厉害时,五爹就不出门了,一把二胡在热炕上,周围一群娃娃,五婶坐过来,手里纳着鞋底,并不时随二胡哼两句“钉缸调”。“钉缸调”是乡村儿童人人都会哼唱的。我们随五婶的音调一起跟唱,在唱到“我的大娘呀”时,五婶笑着拿鞋底打我们的头。五爹看着五婶,眼波一闪一闪的,洋溢着幸福。二胡在偏僻寒酸的乡村,就有了一种富贵的意味。
记得有一年过正月十五,我父亲组织八音会在村大队院里开台。锣鼓刚开,五爹挤了进来,五爹要过二胡一口气拉了七个把位的琶音,五爹运弓充满气韵,如初生赤子的啼哭,力道来自母体而非五谷杂粮。五爹说:“唢呐的眼位全定在那儿,气息的轻重尚且能使声音变化万千,二胡靠了两根弦,手指的把位不定,越发需要气息的整理,要不全飘了。这只弓就是气息,气顺、气旺、气沉,才不至于心浮,玩那两下,就想在人前要饭吃。”五爹说完昂昂而去。
五爹很是看不起我父亲,原因是父亲也打蛇做二胡并且经常偷拿五爹的蛇皮。父亲从此记恨五爹。夏天是打蛇的绝好季节,父亲出行,有人问去哪,父亲说:“上山打五孩!”
现在两位老人都已离去,昔日的景致都随时间而永恒,唯一的是书房里还有一把自做的二胡,那上面落着一层岁月的尘埃,在阳光下很是古典。
我真的喜欢二胡啊,二胡的动人处就在于它的凄美,那是一种平和的美,而不是肃杀。它可能是一个朝代的兴衰,可能是一生一世的情缘;可能是重门叠户,夕阳影里,小桥流水;可能是闲花野草,燕子低飞,寻觅旧家;也可能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也可能是一扇古朴清雅的屏风,走进去是自家人生。
只可惜,城市对于二胡的记忆早就失却了怀旧。城里人在盲目转向一种时髦,这种过于沧桑的二胡已很难唤醒他们的听觉,想来二胡的平滑和湿润,是远不能够滋补他们浮躁的心了。
上一篇:
温情
下一篇:
低调(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