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休闲娱乐 > 旅游娱乐 >

远离大自然的后果 警惕“不出屋的旅行”

时间:2009-07-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刘国昌
  

  笔者曾写过一篇《享受大自然》的短文,讲述到大自然中去的种种益处。近些时日对这个问题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写出来与大家探讨。

  我国早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然而在这一点上我们人类做得不够好。一方面是对生态环境破坏得比较厉害,另一方面则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对于前者,大家说得很多了,但对后者则看得还不够清楚、不够深透。

  最近读了一篇报道: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卡恩说,人们远离大自然会导致不少的心理问题。他举例说,现在有些人习惯从网上游览大峡谷,有人还喜欢饲养机器宠物,这样做的结果使“人类正在失去与自然的接触”。通过对人与自然接触和人看电视中相同画面时血清水平高低的试验,表明前者更容易缓解人的压力。另一个试验表明,孩子玩机器宠物会“把它看成另外的生物”,而与真正的宠物接触,则能使孩子与它们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由此他得出结论说“虚拟自然会改变人类与真正自然相处的感受,从而造成人的环境失忆症”,并使“人们开始对环境恶化反应迟钝。”

  彼得·卡恩的研究,让人大吃一惊。原来人与自然失去接触,竟会带来如此的后果!大自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本应在其中休养生息。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不出屋就办许多事”,诸如浏览世界各地风光,进行娱乐活动,乃至购物等。既然如此方便,那还跑出去干什么?于是不少人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久而久之,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这种情况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以致一些人还以为是“理所当然”。殊不知,这是将人们引入了一个危害不小的误区。彼得·卡恩的研究结果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海外一些发达国家的人们已把旅游视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总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出去游览观光。通过旅游,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调剂身心,焕发精神,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笔者在英国就看到,不少人很喜欢在大自然中度过时光,或躺在草地上看书,或坐在长凳上凝目远眺,或与朋友嬉戏玩耍,快活得很。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这种生活方式虽远未普及,但较之以往的情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今外出旅游的不少,喜欢到户外活动的人也多了起来,特别是随着《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推行,将会在这方面有更大的进展。但也要看到,时下有些人虽然也有出游的想法,但在行动上还未见踪影(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还有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懒于外出;还有的沉醉于电脑游戏中……凡此种钟,都是与大自然脱节的表现,是需要尽快改变的。

  大自然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生也难得几回游。青山绿水、奇花异草、阳光雨露是多么的美好,我们怎能让之孤寂?让我们背起行囊,踏上旅行之路吧!它将带给您新的感受、新的意境,使您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