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泰坦尼克号》3D幕后大解密
时间:2012-03-15 来源:四川日报

  300工程师奋战逾60周
  □本报记者 常雄飞
  15年前,一部《泰坦尼克号》红遍全球,主人公罗斯和杰克的爱情故事更是感动了无数观众。18.45亿美元的票房收入雄踞全球票房榜10多年,直到2009年才被《阿凡达》打破。这两部电影的导演同为有着好莱坞科学怪人之称的詹姆斯·卡梅隆,他重新制作的3D《泰坦尼克号》将在一个月后登陆中国各大电影院。就在影迷们翘首以待的时候,片方13日公布了幕后制作特辑,首度解密3D制作的过程。
  制作流程难过新拍大片
  3D数字摄影机早在12年前就有,卡梅隆也陆续拍过很多3D的东西,并将多年的心得和经验,集大成于2009年拍摄的《阿凡达》。该片震撼的3D效果,为他赢得了“3D之父”的美誉。对于此次将自己的经典名作《泰坦尼克号》转制成3D在全球重映,他表示:“如果我要做3D转换,必须要达到像是用3D拍摄那样的高水平”。相比较于一些好莱坞电影仅在后制的过程中用数周的时间仓促将影片转制成3D,泰坦尼克号的3D版本可说是工程浩大,不论是时间还是成本,在规格上都堪比制作一部新影片。卡梅隆亲自参与了每一帧画面的转制过程,把每帧画面都当成艺术品来对待,每个画面的3D效果和深度呈现,对于他和制作团队都是重新创作的过程。据卡梅隆介绍,有300位计算机工程师为此辛苦了超过一年以上,他们需要画出每一个物体和每个角色脸部的轮廓,放进正确的深度位置,并且非常精巧地处理,让这些效果完全融入并不留痕迹。
  观众期待“身临其境”见证真爱
  此前,《泰坦尼克号》举行过17分钟的3D片段试映会,媒体对于3D效果给出了一致好评。卡梅隆也对 《泰坦尼克号》3D化表达了信心,他坚信3D不仅让史诗般的浩大场面更显恢宏,令动作场面清晰震撼,更可以加强角色之间的微妙的情感互动。他提到,透过3D,那些亲密的时刻会更有感染力,会觉得自己与片中人物紧密相连。《泰坦尼克号》除了特效和场面之外,更为人称道的是它的戏剧和情感张力,3D势必会让观众感觉身临其境,与罗斯和杰克一起在船上经历这场生离死别的动人爱情故事。目前在微博等互动平台上,《泰坦尼克号》重映已经成为热门话题,“15年前你是在哪看的 《泰坦尼克号》?跟谁看的?2012年4月,你会牵着谁的手一起看?”这些话题勾起了很多人对于那些年我们爱过电影,爱过谁的种种回忆。
  卡梅隆表示:《泰坦尼克号》重回大银幕的目的,是要让从没在电影院看过这部片的人去看,另一方面,是让那些曾经看过的人走进电影院,回味当年看电影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