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常雄飞)6月20日,省内各院线公布了上半年电影票房——4.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分析显示,重点影片在重点档期中的表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电影放映 “档期”已经从粗放型的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开始向集约型的10多个小档期分化。 最近,陆川《王的盛宴》宣布推迟上映,也引发了多部影片调整档期,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其实,暑期档就是电影票房开始放量上涨的时候,也是国产电影真正发力的时刻。今年暑期档由 《画皮2》领衔,国庆档则有《消失的子弹》、《铜雀台》、《富春山居图》、《太极》、《危险关系》5部国产大片上映。这5部电影虽说题材、类型皆不同,但短短7天,要容纳下这么多部电影,还是有些吃力。 贺岁档每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年的战况或将更惨烈。王家卫多年磨一剑的《一代宗师》、青春热血偶像的《血滴子》、成龙的《十二生肖》、翻拍之作《大上海》、李连杰新作《不二神探》,看起来似乎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片。与此同时,一批电影新档期正经市场之手慢慢排出:“三八档”、“清明档”、“六一档”、“高考档”、“端午档”的专属影片纷纷出现。 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第一次出现了“高考档”:6月8日高考结束,《百万巨鳄》、《马达加斯加3》、《笔仙惊魂》等6部新片同天上映。虽然都不是超级大片,但题材皆是针对学生观众投其所好。对于“高考档”这一新概念,太平洋院线非常配合,投放了1万张8元的团购票,还自掏腰包50万元补齐差额。“清明档”算是今年的特色档期,小成本电影《绣花鞋》破4000万的票房,被视为“黑马”。而火爆的暑期档从目前趋势来看,出现了被细分为“六一档”、“高考档”、“端午档”的苗头。此外,“七夕档”、“光棍档”等正逐渐形成。 对于细分的“档期”,影院方面认为越多越好,可以在宣传策略上大做文章。对于观众来说,不管档期怎么分,影片的质量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