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成为2014年春晚总导演,冯小刚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天天熬夜开会,每天只睡5个小时,和电视圈的大腕不停“头脑风暴”。央视第一次把春晚交给“编外”人员打理,是一次极大的赌博,但新班子的定调却又十分简单——春晚的最高标准是博众一乐。谁能有勇气和能力担当这一平凡重任呢?冯小刚或许刚刚好。 平时我们怎么吐槽春晚的呢?台词做作,网络热门词堆砌,面孔老套,歌老舞旧,滥用声光控高科技……虽然最近两年,开门办春晚已经让春晚年轻了很多,但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大的年夜晚会竞争让这个央视航母级的节目倍感压力。 平时我们怎么夸小刚电影的呢?台词精辟,制造第二年的流行词,葛大爷百看不厌,“刚女郎”层出不穷,针砭时弊恰到好处……虽然最近两年,冯小刚厌倦了贺岁片,开始走大师路线,但从天而降的春晚导筒就像一针兴奋剂,刺激着他的每一根神经。 作为春晚总导演,冯小刚很谦虚,不停吸取各方意见,专家学者的意见要听,网友影迷的意见也要听。当然,说出话来还是一如既往的贫嘴:“不是我胆大,是央视胆大。不是我要感谢领导,我顶着骂名上了,领导要感谢我。” 看看这个崭新的团队:冯小刚身上延续的是王朔一派充满温情的草根式自我嘲讽;赵本山代表的是农民的质朴;刘恒对都市平民的市井气颇有研究;赵宝刚是发现都市话题的能手……或许会让2014年春晚真的就像冯小刚所说,“不再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歌颂,不再东躲西闪,不疼不痒、不咸不淡,而是真贴近、真针砭。” “小钢炮”还是喜欢用他的烟嗓开炮,春晚这个平台对于他来说也许真的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