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这个环保法庭为何有点冷
时间:2012-07-26 来源:四川日报

  攀枝花西区法院成立全市首个环保合议庭,半年审案仅两件——
     7月23日,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金家村一组村民老马在集体宜林地种树。“现在雨水多了,种的树容易成活。”老马说。
    老马原本并不愿种树。他承包了6亩集体宜林地,本该用于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但他却擅自用作堆煤货场。西区农林畜牧局对此作出行政处罚,老马不服,向西区法院提起诉讼。西区法院环保合议庭开庭审理后,维持行政处罚决定。
    在环保法庭庭审过程中,老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环保的重要性,并表态要让自己承包的林地永远绿起来。
    今年3月份,西区法院成立了全市首个环保合议庭,专门负责审理环保案件,这是成立近半年来审理的两件案子中的一件。半年审案两件,环保法庭遇“冷”背后意味着什么?
  【缘起】
  特殊区情催生环保合议庭
    西区在攀枝花有点特殊,能源、建材、冶金辅料等行业的污染排放量大,地理位置又处于两面高山、中间峡谷地段,污染物不易排放,环保案件时有发生。
    今年3月,西区拉开了环境综合治理三年攻坚的大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深化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大气环境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矿区生态恢复。总共49个项目上马,投入资金21亿元。
    “我们以建立环保诉讼服务工作机制为抓手,全力支持环境执法活动,为环境综合整治三年攻坚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环保合议庭应运而生。”西区法院院长黄仕林告诉记者。
    对此,有环保法领域专家非常支持黄仕林的看法:“在环境污染事故多发和工矿企业集中、污染严重地区的法庭组织结构中,有必要配备专业的环保法庭,以保证当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老百姓起诉有门,让老百姓的环境诉讼请求有人管、有人问。”
【现状】立案审理的环境案件数量偏少
    这几天,西区金沙西苑小区恢复平静。此前,小区内水泵房中的水泵所产生的噪音影响小区业主正常生活,为此业主沈某拒交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公司将沈某告上法庭。环保合议庭的法官们现场查看走访,深入了解案情。经过法官与业主、物业公司沟通协调,沈某表示愿意支付物业费1955元,物业公司也保证将及时解决业主们反映的问题,改正管理中的不足。
    金沙西苑案例是老马案外的另一例。环保案件偏少,是不是意味环保纠纷并不多呢?并非如此。
    “西区污染相对严重,像道路面源污染、园区企业的排污等。”西区法院副院长刘正品说,但目前通过诉讼解决环境纠纷并不是公众的首选,公众选择司法途径维权的比例较低,“多数环境污染受害者还是想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纠纷,还有就是致力于环境污染侵权方面法律援助的公益律师、公益组织较少”。
    目前西区法院正打造环保法制宣传平台,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把诉讼服务延伸到与群众“面对面”,努力提升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法律意识。“还可以根据环境污染侵权案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诉讼程序,以尽量减轻环境诉讼中原告所承担的成本,使原告有能力应对漫长的司法诉讼程序。”相关环保法领域专家还开出“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