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第47医院,于2004年8月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整体转为地方医院移交四川省管理。转入地方后,医院坚持“民主办院、人才兴院、经营富院、科技强院”的办院方针,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引进、加强技术创新、转变服务理念等措施,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医院毗邻新都宝光寺,占地面积160余亩,编制床位800张,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有心脏起博、介入治疗、创伤急救、烧伤整形等多个专科中心。医院拥有伽玛刀、核磁共振、全身螺旋CT、钴60 远距离放疗机、显微外科手术显微镜等先进设备,设备总价值达1亿元。医院先后开展了肝、肾器官移植手术等多项大型手术。目前,一座高16层的现代化住院部大楼正在筹建当中。
转制以来,医院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科研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医院共计发表论文近千篇,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20项,出版专著5部,其中《全科医生手册》被国家卫生部推荐为国家全科医师培训教材。医院有5人被聘为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4人被聘为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医院还投入200多万元建设实验中心,为院内专家搭建科学研究平台。
为了方便群众就医,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医院积极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零障碍”服务,采取开通健康快车、成立临床支持中心、自行开发医疗信息短信收发平台等多种措施实现了病人就诊“零障碍”、 服务流程衔接“零障碍”、 医患沟通信息“零障碍”,并被国家卫生部以简报的形式介绍了医院的做法和经验。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顺利完成了从军队到地方的过渡,于2006年顺利通过医院管理年暨三级甲等医院复审, 2005年医院被评为“3.15”质量无投诉单位、成都市首届十佳诚信示范医院。2006年医院党委被四川省教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委。2008年医院被评为四川省卫生系统院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医院累计收治伤病员649人,成为成都市第一时间内收治病人最多的医院之一。由于出色的完成救治工作,医院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被四川省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