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

时间:2009-08-24 来源:四川人大网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88年4月,1998年开展临床、保健业务工作。是集保健、临床、业务指导、应用科研和适宜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省级医疗保健机构,是省卫生厅直属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四川省妇幼卫生信息中心、四川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四川省围产保健重点学科(实验室)设于院内。2003年增挂“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系四川大学等大中专院校的教学实习基地、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中国妇女保健学会围产保健学组、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妇幼保健专委会和四川省卫生信息学会妇幼卫生信息专委会挂靠于我院。1999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称号。2005年,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中国医学基金会杨崇瑞妇幼卫生奖励基金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院内设三大业务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妇女健康中心、儿童健康和急重症中心。公共卫生中心下设新筛办、社基科、项目办、健教科、信息中心办等5个业务科室;妇女健康中心下设妇科、产科、生殖健康科、产前诊断中心、妇女保健科等5个业务科室;儿童健康中心下设普通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等3个业务科室,急重症中心下设急诊科、ICU、急救调度等3个业务科室;另有药剂科、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病理科、麻醉科等6个医技科室,以及门诊部、口腔科、内科、康复科、营养科、门诊手术室、皮肤科、手术室、供应室等共计29个业务科室。设院办、党群办、人事科、财务科、规划发展部、质量管理部、保健部、医务部、护理部、科教科、信息科、设备科、后勤保障科、审计科、编辑部、基建办等16个职能部门。
  现有职工449人,其中卫技人员371人,占职工总数的82.6%,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3人,研究生64人,本科178人。拥有卫生部生殖健康专家组专家,国家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以及省、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一批优秀专家。多人担任《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国妇幼保健》等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副主编、编委等职务,并有多人在国家级、省市级学术机构任职。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母婴保健法》、《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一法两纲)为核心,围绕妇女、儿童的健康,从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开展妇幼卫生工作。承担了对全省21个市州的198个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等公共卫生职能与任务:1.依据母婴保健法律法规,组织并提供法定范围的服务,如:婚前保健-卫生指导、卫生咨询、医学检查,孕产期保健-母婴保健指导、孕妇产妇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查治;2.掌握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和影响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妇幼卫生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3.掌握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4.承担妇幼保健技术培训、健康教育及必要的科研任务;5.承担妇幼卫生监测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质量控制和汇总上报工作;6.组织妇幼保健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7.承担“降消”等妇幼卫生项目任务。
  开展了以妇女保健、妇产科、儿童保健、儿科为主的一系列医疗、保健业务。提供了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妇女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基本卫生服务;全面开展了妇女生殖健康服务,加强了对孕产妇产前、产时和产后服务,创造安全分娩的必要条件,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以生殖保健为中心,开展了女童健康、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遗传咨询、围产保健等服务,努力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自1998年开展临床、保健业务以来,各项医疗、保健服务指标连年增长。住院人次平均年增长率51.75%,门诊人次平均年增长率39.62%,床位使用率100%以上。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妇幼保健和生殖健康的科研和继续教育项目20多项。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用心相护,以德为先、自强不息”的宗旨,以“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提升全省妇幼保健专业服务能力”为使命,追求“正直、敬业、真诚、卓越”的价值观,力争建设成为妇女儿童和员工首选的国内知名、西部一流的省级妇幼保健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