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移民办

时间:2009-09-17 来源:四川人大网
     

     开发水电资源,搞好移民安置
     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贡献              
     四川素有“千河之省”美誉,技术可开发量达1.2亿K W,占全国的26%,居全国第一。随着 “建设西电东送战略性电源基地”、“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快速推进,水电开发已呈现大规模、高强度、全流域开发态势。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移民移民工作,四川水电开发、移民安置依法有序、平稳推进。
     2001年以来,我省已有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装机70万KW,已投产)、瀑布沟电站(装机330万KW)、溪洛渡电站(装机1260万KW)、锦屏I级电站(装机360万KW)、锦屏Ⅱ级电站(装机480万KW)、向家坝电站(装机600万KW)、官地电站(装机220万kw)、大岗山电站(装机230万KW)、长河坝电站(装机220万KW)等一大批大型水电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进入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工程总装机达3516万KW,涉及移民人口30多万人。截止目前,全省共有已建、在建、拟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208座,其中大型41座(已建8座、在建11座、拟建22座),工程总装机达9116万kw;中型167座(已建51座、在建87座、拟建29座),工程总装机达1554.29万kw。这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全省19个市(州),83个县(市、区),移民人口已达100多万人。
     2008年底,享受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人口已达90.87万人(不含已搬迁安置、未接转进入国家后扶系统的5万多移民),其中直扶直补70.22万人,项目扶持20.66万人。在已兑现人数中,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40.06万人,其中省内水电工程移民37.68万人,省外迁入水电工程移民1.10万人,三峡工程移民1.28万人。随着开发加快推进,到“十二五”末,全省移民总人数将达140万人左右。
     四川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人数多、任务重、困难大、时间长、涉及面广,是水电工程建设的前置条件和基础,是一项区域社会重构、利益格局调整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堪称“天下第一难事”。新上大型水电工程大多数地处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涉及民族、宗教、环境保护等诸多特殊问题,稍有不慎就会诱发不稳定因素。 从全省水电资源开发规划可以看出,20年后还有新开工的大型水电工程,按照建设周期10年、后期扶持20年计算,半个世纪后仍有移民工作要做。
     四川省移民办是全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的综合行政部门,负责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其主要职责为: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移民法规政策,研究制订省级移民法规政策和具体办法措施;组织协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配合项目法人开展实物指标调查、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审查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审核移民安置规划和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指导地方政府开展移民搬迁安置的组织实施;协调有关同级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城(集)镇、工矿企业、专项设施迁建、复建;指导地方政府实施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按照国家库区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审查市(州)、县(市、区)编制的库区基金使用规划;指导地方政府组织实施移民干部业务及移民群众技能培训;承担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
     近年来,四川省移民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又稳、又好、又快的思路,全力推进瀑布沟、向家坝、溪洛渡等大型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以真爬坡、敢破难精神,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贡献。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