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促进高校按需设专业
时间:2009-01-17 来源:四川日报

  代表、委员就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支招——

  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症结在何处?连日来,这个话题成为参加省“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他们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出台文件,促进高校进行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市场,适时调整专业结构,逐步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的转化。

  现状:中小企业用工减少影响大学生就业

  省政协委员、川师大教授张廷蓉介绍,2009年我国将有600多万名大学生毕业,其中四川将新增 30万大学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扩大,部分往届大学生不能按期就业,加之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

  省人大代表、西华大学教授何明星介绍,据一份针对四川省属普通工科院校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大企业就业的占20%,在中小型企业就业的占80%。其中在民营企业求职的占40%。“现在,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大,不少企业用工减少,也影响到大学生就业。”

  建议:高校专业布局和课程需调整

  何明星建议,我省应尽快出台专项措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代表、委员认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校扩招后其专业设置没有跟上就业市场需求。

  何明星提供了一组调查数据:大学设置专业中,仅有40%的专业市场需求较旺,40%需求持平,20%需求不足。原因在于“目前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仍然停留在有什么教师就设置什么专业的状态,而不是根据就业率来设置专业。”他建议,高校应该尽快调整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

  参会代表、委员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开展新一轮教学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高校也应主动适应市场,适时调整专业结构,逐步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