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从19日开始,全省10万户、48万牧民将陆续领取到政府免费发放的10万顶新帐篷。 ●省委、省政府还给牧民群众配套了另一份“厚礼”——九大件帐篷内生活设施。 ●九大件是:折叠床、钢炉、奶渣晒垫、马夹凳、牛奶分离器、多功能组合架、多功能组合桌、太阳能照明、多功能提水袋。 ●牧民巴洛近日满心欢喜,这几天他就要用上新的帐篷了。 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色其卡村牧民巴洛近日满心欢喜——这几天他就要用上新的帐篷了。跟他一样满心欢喜的还有全省10万户、48万牧民,他们将从本月19日开始,陆续领取到政府免费发放的10万顶新帐篷。 不仅如此,牧民只花不到1000元,还将买到价值超过3000元的折叠床、钢炉、奶渣晒垫、马夹凳、牛奶分离器等帐篷内标配生活设施 (九大件)。“制作过程中还专门征求了我们的意见,我觉得很实用。”村民嘎洛说。 这是牧民群众对我省即将启动的“帐篷新生活行动”热切期盼的一个缩影。通过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必将得到极大改善。 帐篷出厂要过若干道关口 大量的帐篷检查增加了把关难度,为此,团省委和志愿者共出动了上万人次。 2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双流县的“帐篷新生活行动”帐篷生产企业时,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墙上挂着关于帐篷印制的工作规章和要求,50多岁的林勇正在指挥工人们生产。在来这里前,林勇已经在一家工厂做了30多年的印染和质量负责人。 据林勇介绍,每顶帐篷离开制作车间前,都要经过几道关口。“其中光是在车间里,需要由团省委召集的志愿者把的关,就有两个。”而团省委一位负责人说,针对这次帐篷的印制加工,团省委专门制订了《“帐篷新生活行动”印制工作质量检查方案》,成立了印制工作质量检查小组,统筹负责印制的质量监督及检查工作。比如从上一个印制程序,到下一个印制程序之间,就要抽查帐篷是否在转运过程中有损坏。 另外一道关口是在帐篷出厂时,要逐项检查“帐篷新生活”标识印制的完整、清晰,印制位置的规格化,油墨的均匀、深浅度及持久性等。“其中装袋时,油墨的干湿、粘连程度,及相关配件是否完备,更是我们检查的重点。”这位负责人说。 大量的帐篷检查增加了把关难度,为此,团省委和志愿者共出动了上万人次,处于生产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把关意识。林勇介绍,还专门为帐篷制作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确保拆包、摆台、刮台(熨平)、丝印、吹干、热专印、打包每一个过程都不出错,“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要甄选帐篷,只要发现帐篷出现一点破孔和磨损,都要筛选掉”。 “不仅如此,一旦发现印制后没有晾干的角落,还要一寸一寸吹干。同时,另外的工人要用抹布将灰尘擦拭干净。打好包后,还需要给帐篷寻找合适的配件,这样才是一顶完整的帐篷。”林勇说,这无疑加大了工作难度和延长了工作时间。“加班是常有的事情。像今天,我上到凌晨2点才回家,结果听说一些帐篷标准不够,9点就又赶过来了”。 一件一件凑出来的九大件 九大件完全根据牧民需要设计,集合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了许多次研讨会商。 在帐篷制作的同时,省委、省政府还给牧民群众准备了另一份 “厚礼”——九大件配套帐篷内生活设施。“在居住下来后,生活质量的改善还是要通过生活用品来体现。”省建设厅总工程师田文说:“这些生活设施完全是根据牧民需要设计的,集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在确定九大件之前,省委、省政府和各部门开了无数次会,各方进行了多次研讨会商。“这九大件就是大家你一件、我一件,一件一件凑出来的”。 田文介绍说,实际上,开始的时候提出了10多件,但是在征求牧民意见后,根据牧民的承受能力、是否是必须用品、是否经常应用等原则。最终确定下了九大件:折叠床、钢炉、奶渣晒垫、马夹凳、牛奶分离器、多功能组合架、多功能组合桌、太阳能照明、多功能提水袋。 “其中折叠床备受牧民好评。”省民委一位负责人说,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折叠床特别受牧民的欢迎。“因为传统上牧民都是睡在仅铺了很薄垫子的草地上,这样就容易得病”。 九大件必要的生活设施确定下来后,如何让这九件物品符合牧民的实际需求,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这方面征求了我们的意见。”嘎洛说,至今,她还记得春节前省上专门派人来她们村上征求意见。省质监局总工程师陈高原就是那次下乡征求意见的人之一。谈起这次征求意见的初衷,陈高原说,当时省委、省政府要求省级部门要深入群众进行调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带着省委、省政府的嘱托,省建设厅、省经委、省民政厅、团省委、省科技厅、省质监局以及有关专家和生产企业派人组成工作组,于1月19日至23日、1月27日至30日,分别在甘孜州、阿坝州,就篷内生活设施设计、生产,征求广大牧民的意见和建议。 “总体上,牧民对帐篷和九大件必要的生活设施表示满意,但是也有部分群众提出,床下面最好不要有抽屉,这样更便于携带。还有的牧民提出,单孔钢炉最好改为两孔钢炉,这样可以同时烧煮两种食品。”陈高原说,这些意见,在后来的帐篷内生活设施设计、生产时,都被逐一吸纳。 桌子在斜坡上也能水平放稳 帐篷新生活行动,一切都为了“让牧民满意” 充分尊重牧民的意见,让牧民满意,是帐篷新生活行动实施的原则。“要够用实用,不要成为摆设。确保质量第一,让群众满意。”省委领导反复强调。 今年春节刚过,省委、省政府就专门召开会议,根据牧民的意见确定了修改方案,并要求生产企业尽快根据修改方案投入生产。“即使对于牧民群众没有意见的,也进行了完善。比如,慎用螺丝、多用扣件就是一例。因为生活设施要在草原上经常搬动,配件易丢失,而草原上要买配件也很麻烦。”陈高原说。为此,省质监局专门抽调人力,到各生产企业驻厂检验。“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我们的检验人员都逐件检验,不合格产品,不过关产品绝不允许出厂”。 面对这次全新的生产任务,生产企业也专门到牧区征求群众意见。负责生产折叠床的厂家,接到生产任务后,春节期间没有休息,专门组织研发力量设计和生产。针对部分牧民群众居住在坡地的情况,厂家专门设计了可升降10厘米的调节脚,使桌子在斜坡上也能水平放稳。厂家还将原来桌子调节脚由焊接组件改进为一体化的浇铸模具,延长了调节脚的使用寿命。“因为焊接的组件,容易磕碰损坏。而一体化的更结实耐用。”而为了保证质量,企业选用了抗冲击性强、柔性好的钢材,并进行高温喷塑处理,确保在高原草地潮湿环境中不易锈蚀。 征求意见过程中,不少牧民对重量也有期望。为此,省级部门在采购时专门要求采用韧性好、耐高温、重量轻的材料。来自省民政厅的一项统计显示,根据中等条件牧民家庭测算,实施帐篷新生活前,牧民需要携带的重量达到471公斤左右,而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后需要携带的重量不到207.2公斤。 “每次迁徙过去约需要3头牦牛,现在只需要两头牦牛就可以了。”康定县塔公乡的巴洛满意地说。
核心提示
●从19日开始,全省10万户、48万牧民将陆续领取到政府免费发放的10万顶新帐篷。
●省委、省政府还给牧民群众配套了另一份“厚礼”——九大件帐篷内生活设施。
●九大件是:折叠床、钢炉、奶渣晒垫、马夹凳、牛奶分离器、多功能组合架、多功能组合桌、太阳能照明、多功能提水袋。
●牧民巴洛近日满心欢喜,这几天他就要用上新的帐篷了。
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色其卡村牧民巴洛近日满心欢喜——这几天他就要用上新的帐篷了。跟他一样满心欢喜的还有全省10万户、48万牧民,他们将从本月19日开始,陆续领取到政府免费发放的10万顶新帐篷。
不仅如此,牧民只花不到1000元,还将买到价值超过3000元的折叠床、钢炉、奶渣晒垫、马夹凳、牛奶分离器等帐篷内标配生活设施 (九大件)。“制作过程中还专门征求了我们的意见,我觉得很实用。”村民嘎洛说。
这是牧民群众对我省即将启动的“帐篷新生活行动”热切期盼的一个缩影。通过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必将得到极大改善。
帐篷出厂要过若干道关口
大量的帐篷检查增加了把关难度,为此,团省委和志愿者共出动了上万人次。
2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双流县的“帐篷新生活行动”帐篷生产企业时,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墙上挂着关于帐篷印制的工作规章和要求,50多岁的林勇正在指挥工人们生产。在来这里前,林勇已经在一家工厂做了30多年的印染和质量负责人。
据林勇介绍,每顶帐篷离开制作车间前,都要经过几道关口。“其中光是在车间里,需要由团省委召集的志愿者把的关,就有两个。”而团省委一位负责人说,针对这次帐篷的印制加工,团省委专门制订了《“帐篷新生活行动”印制工作质量检查方案》,成立了印制工作质量检查小组,统筹负责印制的质量监督及检查工作。比如从上一个印制程序,到下一个印制程序之间,就要抽查帐篷是否在转运过程中有损坏。
另外一道关口是在帐篷出厂时,要逐项检查“帐篷新生活”标识印制的完整、清晰,印制位置的规格化,油墨的均匀、深浅度及持久性等。“其中装袋时,油墨的干湿、粘连程度,及相关配件是否完备,更是我们检查的重点。”这位负责人说。
大量的帐篷检查增加了把关难度,为此,团省委和志愿者共出动了上万人次,处于生产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把关意识。林勇介绍,还专门为帐篷制作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确保拆包、摆台、刮台(熨平)、丝印、吹干、热专印、打包每一个过程都不出错,“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要甄选帐篷,只要发现帐篷出现一点破孔和磨损,都要筛选掉”。
“不仅如此,一旦发现印制后没有晾干的角落,还要一寸一寸吹干。同时,另外的工人要用抹布将灰尘擦拭干净。打好包后,还需要给帐篷寻找合适的配件,这样才是一顶完整的帐篷。”林勇说,这无疑加大了工作难度和延长了工作时间。“加班是常有的事情。像今天,我上到凌晨2点才回家,结果听说一些帐篷标准不够,9点就又赶过来了”。
一件一件凑出来的九大件
九大件完全根据牧民需要设计,集合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了许多次研讨会商。
在帐篷制作的同时,省委、省政府还给牧民群众准备了另一份 “厚礼”——九大件配套帐篷内生活设施。“在居住下来后,生活质量的改善还是要通过生活用品来体现。”省建设厅总工程师田文说:“这些生活设施完全是根据牧民需要设计的,集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在确定九大件之前,省委、省政府和各部门开了无数次会,各方进行了多次研讨会商。“这九大件就是大家你一件、我一件,一件一件凑出来的”。
田文介绍说,实际上,开始的时候提出了10多件,但是在征求牧民意见后,根据牧民的承受能力、是否是必须用品、是否经常应用等原则。最终确定下了九大件:折叠床、钢炉、奶渣晒垫、马夹凳、牛奶分离器、多功能组合架、多功能组合桌、太阳能照明、多功能提水袋。
“其中折叠床备受牧民好评。”省民委一位负责人说,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折叠床特别受牧民的欢迎。“因为传统上牧民都是睡在仅铺了很薄垫子的草地上,这样就容易得病”。
九大件必要的生活设施确定下来后,如何让这九件物品符合牧民的实际需求,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这方面征求了我们的意见。”嘎洛说,至今,她还记得春节前省上专门派人来她们村上征求意见。省质监局总工程师陈高原就是那次下乡征求意见的人之一。谈起这次征求意见的初衷,陈高原说,当时省委、省政府要求省级部门要深入群众进行调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带着省委、省政府的嘱托,省建设厅、省经委、省民政厅、团省委、省科技厅、省质监局以及有关专家和生产企业派人组成工作组,于1月19日至23日、1月27日至30日,分别在甘孜州、阿坝州,就篷内生活设施设计、生产,征求广大牧民的意见和建议。
“总体上,牧民对帐篷和九大件必要的生活设施表示满意,但是也有部分群众提出,床下面最好不要有抽屉,这样更便于携带。还有的牧民提出,单孔钢炉最好改为两孔钢炉,这样可以同时烧煮两种食品。”陈高原说,这些意见,在后来的帐篷内生活设施设计、生产时,都被逐一吸纳。
桌子在斜坡上也能水平放稳
帐篷新生活行动,一切都为了“让牧民满意”
充分尊重牧民的意见,让牧民满意,是帐篷新生活行动实施的原则。“要够用实用,不要成为摆设。确保质量第一,让群众满意。”省委领导反复强调。
今年春节刚过,省委、省政府就专门召开会议,根据牧民的意见确定了修改方案,并要求生产企业尽快根据修改方案投入生产。“即使对于牧民群众没有意见的,也进行了完善。比如,慎用螺丝、多用扣件就是一例。因为生活设施要在草原上经常搬动,配件易丢失,而草原上要买配件也很麻烦。”陈高原说。为此,省质监局专门抽调人力,到各生产企业驻厂检验。“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我们的检验人员都逐件检验,不合格产品,不过关产品绝不允许出厂”。
面对这次全新的生产任务,生产企业也专门到牧区征求群众意见。负责生产折叠床的厂家,接到生产任务后,春节期间没有休息,专门组织研发力量设计和生产。针对部分牧民群众居住在坡地的情况,厂家专门设计了可升降10厘米的调节脚,使桌子在斜坡上也能水平放稳。厂家还将原来桌子调节脚由焊接组件改进为一体化的浇铸模具,延长了调节脚的使用寿命。“因为焊接的组件,容易磕碰损坏。而一体化的更结实耐用。”而为了保证质量,企业选用了抗冲击性强、柔性好的钢材,并进行高温喷塑处理,确保在高原草地潮湿环境中不易锈蚀。
征求意见过程中,不少牧民对重量也有期望。为此,省级部门在采购时专门要求采用韧性好、耐高温、重量轻的材料。来自省民政厅的一项统计显示,根据中等条件牧民家庭测算,实施帐篷新生活前,牧民需要携带的重量达到471公斤左右,而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后需要携带的重量不到207.2公斤。
“每次迁徙过去约需要3头牦牛,现在只需要两头牦牛就可以了。”康定县塔公乡的巴洛满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