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彦荟萃,群贤毕集,又是一年全国两会时。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前夕,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在北京接受了本报专访。 记者:四川灾后重建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本次政协会上,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将如何围绕这一话题履职建言? 陶武先: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是政协有效履职的基本要求。去年,四川遭受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又接踵而至,我们肩负着加快重建的特殊使命和应对危机的共同任务。推进恢复重建,既是四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服务宏观大局、发挥“强大引擎作用”的责任所系。这次会上,我们一方面要真诚表达对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支援四川救灾的感激之情,积极宣传四川恢复重建的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另一方面要就恢复重建所涉及的重要政策、重大项目拟交提案,努力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促成一些重要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本次会上,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已拟出多份提案,包括:呼吁对我省未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汶川特大地震12个重灾县、88个一般受灾县,以及“8·30”攀枝花-会理地震的3个重灾县,给予享受重建政策的支持;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推进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加快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促进核电、水电、天然气产业发展,等等。 记者:您多次强调政协要在服务大局上着力。今年,政协将怎样为全省“止滑提速、加快发展”作贡献? 陶武先:从全局之重、阶段之要、职能之事的重合面和结合部,找准政协履职的着力方位,是大家在探索中形成的履职理念,应当贯穿到政协工作的实践过程。今年,省政协的工作安排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要求。无论是提案、调研,还是视察、协商等,都着眼全局之重,紧扣省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主线;围绕阶段之要,服从服务于“两个加快”;立足政协职能,着重从助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服务灾后恢复重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政协工作等五个方面,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视察和专题协商。 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城乡住房建设与扩大内需”、“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需求”的调研。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加快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必须把经济增长从注重出口拉动转到内外并举上来。在这个意义上,扩大内需,既是当前的应对之策,也是长远的战略举措。扩大内需,最直接的是实现民生需求,最大的潜力在广大农村。城乡住房是民生需求的重要内容,覆盖范围较广、行业关联度高、投资拉动力强、吸纳劳动力多,是拉动性的消费需求并将随着经济发展而持续增长。扩大农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广阔空间和现实课题,重要的是增强农民的购买力。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共同探讨增加农民收入的实际举措。总之,我们要从政协的角度,努力推动相关工作,为全省“止滑提速、加快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结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省政协将如何在继续提高履职质量上探索和努力? 陶武先: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应继续发挥优势,拿出有质量、有效应的履职成果。只有把提高质量贯穿于工作实践中,履职的路子才会不断拓展、效果才能得到体现。对此,我们将着重从以下方面继续探索。一是围绕阶段重点。与时俱进、因势而变,围绕中心、踩准节奏,把全局部署解析到政协职能上,把阶段重点明确到现实要求上,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岗位职责上,准确入位,履职尽责。偏离了这一点,就谈不上履职质量。二是加强专题调研。专题调研是提高履职质量的重要载体和现实抓手。要注重把握政策指向和实际情况,题目宜小不宜大、宜深不宜浅、宜实不宜虚,力求准确性、政策性、操作性相统一,真正做到建有益之言、献务实之策。与此同时,对重要情况以“短、平、快”的信息和建议,及时反映。三是注重改进方式。政协围绕中心工作,对必须干的事适度超前,对正在干的事积极参与,对一时顾及不到的事及时建议。有些事要加强系统研究,有些事要注重专题对策,有些事要及时跟踪反馈。要协同整合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基层政协资源,发挥广大委员的作用,沟通联动,信息共享,发挥整体功能。及时总结、学习借鉴各地的有益尝试和可行做法,推动履职质量在探索创新中不断提升。
俊彦荟萃,群贤毕集,又是一年全国两会时。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前夕,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在北京接受了本报专访。
记者:四川灾后重建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本次政协会上,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将如何围绕这一话题履职建言?
陶武先: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是政协有效履职的基本要求。去年,四川遭受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又接踵而至,我们肩负着加快重建的特殊使命和应对危机的共同任务。推进恢复重建,既是四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服务宏观大局、发挥“强大引擎作用”的责任所系。这次会上,我们一方面要真诚表达对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支援四川救灾的感激之情,积极宣传四川恢复重建的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另一方面要就恢复重建所涉及的重要政策、重大项目拟交提案,努力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促成一些重要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本次会上,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已拟出多份提案,包括:呼吁对我省未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汶川特大地震12个重灾县、88个一般受灾县,以及“8·30”攀枝花-会理地震的3个重灾县,给予享受重建政策的支持;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推进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加快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促进核电、水电、天然气产业发展,等等。
记者:您多次强调政协要在服务大局上着力。今年,政协将怎样为全省“止滑提速、加快发展”作贡献?
陶武先:从全局之重、阶段之要、职能之事的重合面和结合部,找准政协履职的着力方位,是大家在探索中形成的履职理念,应当贯穿到政协工作的实践过程。今年,省政协的工作安排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要求。无论是提案、调研,还是视察、协商等,都着眼全局之重,紧扣省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主线;围绕阶段之要,服从服务于“两个加快”;立足政协职能,着重从助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服务灾后恢复重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政协工作等五个方面,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视察和专题协商。
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城乡住房建设与扩大内需”、“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需求”的调研。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加快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必须把经济增长从注重出口拉动转到内外并举上来。在这个意义上,扩大内需,既是当前的应对之策,也是长远的战略举措。扩大内需,最直接的是实现民生需求,最大的潜力在广大农村。城乡住房是民生需求的重要内容,覆盖范围较广、行业关联度高、投资拉动力强、吸纳劳动力多,是拉动性的消费需求并将随着经济发展而持续增长。扩大农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广阔空间和现实课题,重要的是增强农民的购买力。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共同探讨增加农民收入的实际举措。总之,我们要从政协的角度,努力推动相关工作,为全省“止滑提速、加快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结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省政协将如何在继续提高履职质量上探索和努力?
陶武先: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应继续发挥优势,拿出有质量、有效应的履职成果。只有把提高质量贯穿于工作实践中,履职的路子才会不断拓展、效果才能得到体现。对此,我们将着重从以下方面继续探索。一是围绕阶段重点。与时俱进、因势而变,围绕中心、踩准节奏,把全局部署解析到政协职能上,把阶段重点明确到现实要求上,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岗位职责上,准确入位,履职尽责。偏离了这一点,就谈不上履职质量。二是加强专题调研。专题调研是提高履职质量的重要载体和现实抓手。要注重把握政策指向和实际情况,题目宜小不宜大、宜深不宜浅、宜实不宜虚,力求准确性、政策性、操作性相统一,真正做到建有益之言、献务实之策。与此同时,对重要情况以“短、平、快”的信息和建议,及时反映。三是注重改进方式。政协围绕中心工作,对必须干的事适度超前,对正在干的事积极参与,对一时顾及不到的事及时建议。有些事要加强系统研究,有些事要注重专题对策,有些事要及时跟踪反馈。要协同整合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基层政协资源,发挥广大委员的作用,沟通联动,信息共享,发挥整体功能。及时总结、学习借鉴各地的有益尝试和可行做法,推动履职质量在探索创新中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