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泸州全市7个县 (区)10万人走上大街小巷,清扫街道、清运垃圾、入户宣传。当天,该市共出动车辆千余台次,清扫垃圾2000吨,清除“牛皮癣”2万余处…… 在刚刚过去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月中,全省各地各部门、广大群众全面动员,一次次专项行动强力整治,一轮轮明察暗访和督导,一番番全民动手大扫除,打响了一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 专项行动,多管齐下治理“五乱” 垃圾乱扔、车辆乱停、广告乱贴、摊位乱摆、工地乱象,“五乱”顽疾困扰城乡环境。 在3月20日召开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定下奋战目标:开展8个专项行动,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全省赓即行动起来:省公安厅负责治理车辆乱停乱放,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省建设厅负责治理垃圾乱扔、工地乱象;省交通厅负责治理交通沿线环境卫生;省工商局负责治理广告乱贴和市场整治;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分别负责宣传、督导、问责等。8个专项行动全部由省级部门牵头,落实到地方基层,则是一把手亲自抓,全力以赴,全民动员。 专项行动一步步推进,治理效果一层层放大。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规范建筑工地管理、农村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源整治督查行动、三江流域污染治理…… 污水横流,菜叶遍地,摊位占道……农贸市场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而在简阳城南市场,商品划行归市,摊点归区归位,菜上台、鱼入池、禽进笼,鲜活水产品也配置了蓄养池、宰杀操作台、废弃物回收桶等设施,随时都有专职清洁人员回收垃圾。一个月集中治理,资阳的农贸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成都市高起点分层次确定城乡环境治理标准,细化措施展开治理“五乱”专项行动。结合整治大气环境和工地乱象,该市扬尘办定期通报建设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情况,力促工地防尘治尘措施基本到位。4月23日的第三次通报中,4个建设工地扬尘污染严重,被点名通报批评。 全民动员,打一场环境治理“人民战争” “就算你刚刚把地打扫干净,如果有人乱丢垃圾,就前功尽弃,所以,必须发动群众,打一场环境治理人民战争。”记者在乐至采访时,县委领导如是说。 发动群众参与,各地不遗余力。 3月底,广安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千名干部群众扛着扫帚、铁锹走向城乡环境治理一线。 德阳的“百万军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成绩斐然:清除垃圾1.2万余吨,清除卫生死角9200余处,疏通河道、沟渠4500米,清除牛皮癣1万余处。 “乐山是我家,环境靠大家”,乐山市开展清洁自愿服务专项行动,发动社会各界开展荒山、荒坡、道路交通沿线植树造林,开展 “文明小卫士”、“小手拉大手,共建优美环境”和“身边不文明行为调查”三大主题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卫生意识和环境意识。 绵阳团市委向全市团员青年发出争做”城乡环境清洁志愿者”的倡议,短短一个星期,报名的就有千余人。 全省各地街头,群众踊跃签名,誓与脏乱差斗争到底,环境意识已经扎根。正如北川县平桥村村民浦开国在新建的羌族风貌住房中说的那样:“新房很漂亮,政府完善了基础设施,卫生当然要自己打扫得干干净净。” 长效管理,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环境治理,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有规划、有制度、有机构、有队伍、有监督。在攻坚月活动中,全省许多地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把好的做法固定下来,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成都探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走在全省前面。数字化城市管理,通过网络和信息化,实现中心城区城管全覆盖:中心城区被划分为2万多个单元网格,所属76个街道办全部建立网络终端,迅速反应,高效监管。在农村,“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集中收运体系实现了城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置的全覆盖。 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不留一处空白地段,不留一处卫生死角。一个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不单单是清扫大街,清除“五乱”,更是一场全方位立体大战:对口督导,明察暗访,新闻曝光,让各地的环境治理之弦随时绷紧。 4月16日,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进展情况通报会震惊了许多人:1-3月,全省有84个单位受到通报批评,43人被追究责任,其中6人受到组织处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迎来一场“问责风暴”。 给城乡环境差的单位和乡镇领导送盆洗脸水,让其当着干部群众的面好好洗个脸,是巴中市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措施。到4月25日,各县(区)给环境卫生未搞好的近20个乡镇干部送去洗脸水,20多名干部因治理不力被调离、停职、免职。当地人说,“一盆洗脸水,洗出了干部的责任感,洗出了城乡新面貌。” 当网友曝光泸州南极子这处繁华地带又挤又脏后,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立即组成联合执法队进行整治:跨门店经营已全部归店,小商小贩全部进入农贸市场。前不久,记者再次回访,两边乱搭的棚棚全部撤除,路段干净整洁,人流畅通,空气也变好了。
4月1日,泸州全市7个县 (区)10万人走上大街小巷,清扫街道、清运垃圾、入户宣传。当天,该市共出动车辆千余台次,清扫垃圾2000吨,清除“牛皮癣”2万余处……
在刚刚过去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月中,全省各地各部门、广大群众全面动员,一次次专项行动强力整治,一轮轮明察暗访和督导,一番番全民动手大扫除,打响了一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
专项行动,多管齐下治理“五乱”
垃圾乱扔、车辆乱停、广告乱贴、摊位乱摆、工地乱象,“五乱”顽疾困扰城乡环境。
在3月20日召开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定下奋战目标:开展8个专项行动,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全省赓即行动起来:省公安厅负责治理车辆乱停乱放,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省建设厅负责治理垃圾乱扔、工地乱象;省交通厅负责治理交通沿线环境卫生;省工商局负责治理广告乱贴和市场整治;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分别负责宣传、督导、问责等。8个专项行动全部由省级部门牵头,落实到地方基层,则是一把手亲自抓,全力以赴,全民动员。
专项行动一步步推进,治理效果一层层放大。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规范建筑工地管理、农村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源整治督查行动、三江流域污染治理……
污水横流,菜叶遍地,摊位占道……农贸市场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而在简阳城南市场,商品划行归市,摊点归区归位,菜上台、鱼入池、禽进笼,鲜活水产品也配置了蓄养池、宰杀操作台、废弃物回收桶等设施,随时都有专职清洁人员回收垃圾。一个月集中治理,资阳的农贸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成都市高起点分层次确定城乡环境治理标准,细化措施展开治理“五乱”专项行动。结合整治大气环境和工地乱象,该市扬尘办定期通报建设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情况,力促工地防尘治尘措施基本到位。4月23日的第三次通报中,4个建设工地扬尘污染严重,被点名通报批评。
全民动员,打一场环境治理“人民战争”
“就算你刚刚把地打扫干净,如果有人乱丢垃圾,就前功尽弃,所以,必须发动群众,打一场环境治理人民战争。”记者在乐至采访时,县委领导如是说。
发动群众参与,各地不遗余力。
3月底,广安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千名干部群众扛着扫帚、铁锹走向城乡环境治理一线。
德阳的“百万军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成绩斐然:清除垃圾1.2万余吨,清除卫生死角9200余处,疏通河道、沟渠4500米,清除牛皮癣1万余处。
“乐山是我家,环境靠大家”,乐山市开展清洁自愿服务专项行动,发动社会各界开展荒山、荒坡、道路交通沿线植树造林,开展 “文明小卫士”、“小手拉大手,共建优美环境”和“身边不文明行为调查”三大主题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卫生意识和环境意识。
绵阳团市委向全市团员青年发出争做”城乡环境清洁志愿者”的倡议,短短一个星期,报名的就有千余人。
全省各地街头,群众踊跃签名,誓与脏乱差斗争到底,环境意识已经扎根。正如北川县平桥村村民浦开国在新建的羌族风貌住房中说的那样:“新房很漂亮,政府完善了基础设施,卫生当然要自己打扫得干干净净。”
长效管理,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环境治理,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有规划、有制度、有机构、有队伍、有监督。在攻坚月活动中,全省许多地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把好的做法固定下来,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成都探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走在全省前面。数字化城市管理,通过网络和信息化,实现中心城区城管全覆盖:中心城区被划分为2万多个单元网格,所属76个街道办全部建立网络终端,迅速反应,高效监管。在农村,“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集中收运体系实现了城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置的全覆盖。
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不留一处空白地段,不留一处卫生死角。一个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不单单是清扫大街,清除“五乱”,更是一场全方位立体大战:对口督导,明察暗访,新闻曝光,让各地的环境治理之弦随时绷紧。
4月16日,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进展情况通报会震惊了许多人:1-3月,全省有84个单位受到通报批评,43人被追究责任,其中6人受到组织处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迎来一场“问责风暴”。
给城乡环境差的单位和乡镇领导送盆洗脸水,让其当着干部群众的面好好洗个脸,是巴中市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措施。到4月25日,各县(区)给环境卫生未搞好的近20个乡镇干部送去洗脸水,20多名干部因治理不力被调离、停职、免职。当地人说,“一盆洗脸水,洗出了干部的责任感,洗出了城乡新面貌。”
当网友曝光泸州南极子这处繁华地带又挤又脏后,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立即组成联合执法队进行整治:跨门店经营已全部归店,小商小贩全部进入农贸市场。前不久,记者再次回访,两边乱搭的棚棚全部撤除,路段干净整洁,人流畅通,空气也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