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走访、对事故现场及车辆反复勘查、法医检验、车内燃烧残留物的理化检验等工作,确认事故前“有人携带易燃物品上车,不排除过失或故意引发燃烧,但可以排除爆炸引发燃烧”——昨(7)日晚11时举行的成都“6·5”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省“6·5”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调查组技术组副组长何建生透露,该易燃物确认是汽油,但具体是多大的量、何人携带、燃烧是故意还是过失,查证尚需一个过程。 按省“6·5”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调查领导小组部署,在国家相关部委专家指导下,在过去的60多个小时里,调查人员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开展调查走访、勘验鉴定等工作。 省、成都市公安机关组织警力对各类人员调查走访,累计2000余人次,调取查看了现场周围和燃烧公交车始发站到事发地“天网”探头的监控资料;与乘车受伤人员除重症监护伤员外的人员逐一见面,有多人反映车上发生燃烧前有汽油味。同时,对现场、车内燃烧残留物以及伤者、遇难人员身上提取检材进行多批次理化检验,多处检出汽油成分。 对事故现场及车辆进行了多次反复勘验,未发现有爆炸痕迹和爆炸装置碎片,并通过试纸擦拭、炸药探测器分析,均未发现有机炸药成分。 根据调查,事故原因已排除“公交车自燃、机械故障”等安全生产责任。何建生说,事故公交车是柴油车,可以确认有人携带易燃物品——汽油上车,不排除过失或故意引发燃烧,但可以排除爆炸引发燃烧。因救人灭火影响和调查取证工作量等因素,引发燃烧的具体原因等细节查证尚需一个过程,希望知情人员积极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
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走访、对事故现场及车辆反复勘查、法医检验、车内燃烧残留物的理化检验等工作,确认事故前“有人携带易燃物品上车,不排除过失或故意引发燃烧,但可以排除爆炸引发燃烧”——昨(7)日晚11时举行的成都“6·5”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省“6·5”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调查组技术组副组长何建生透露,该易燃物确认是汽油,但具体是多大的量、何人携带、燃烧是故意还是过失,查证尚需一个过程。
按省“6·5”公交车燃烧重大事故调查领导小组部署,在国家相关部委专家指导下,在过去的60多个小时里,调查人员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开展调查走访、勘验鉴定等工作。
省、成都市公安机关组织警力对各类人员调查走访,累计2000余人次,调取查看了现场周围和燃烧公交车始发站到事发地“天网”探头的监控资料;与乘车受伤人员除重症监护伤员外的人员逐一见面,有多人反映车上发生燃烧前有汽油味。同时,对现场、车内燃烧残留物以及伤者、遇难人员身上提取检材进行多批次理化检验,多处检出汽油成分。
对事故现场及车辆进行了多次反复勘验,未发现有爆炸痕迹和爆炸装置碎片,并通过试纸擦拭、炸药探测器分析,均未发现有机炸药成分。
根据调查,事故原因已排除“公交车自燃、机械故障”等安全生产责任。何建生说,事故公交车是柴油车,可以确认有人携带易燃物品——汽油上车,不排除过失或故意引发燃烧,但可以排除爆炸引发燃烧。因救人灭火影响和调查取证工作量等因素,引发燃烧的具体原因等细节查证尚需一个过程,希望知情人员积极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