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到底搞头有多大? 如果两年前有人对岳池县乔家镇向家庙村的石正贵说,种3亩西红柿一季能挣3万元钱,他准说那是吹牛皮。不过,7月2日,当他把向合作社交菜所得的400多元钱揣进口袋时,已是口服心服。最近,他每天都有这样的收入。 石正贵交到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被洗净、包装,数小时后就出现在重庆的超市里。在广安岳池县,数千农户和石正贵一样接受着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四统一”服务:统一种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物资配送,统一品牌销售。 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100多亩智能大棚每亩年产出六七万元,最高达到8万元。 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没见过这样的蔬菜:西红柿像葡萄一样成串,一株辣椒结七种颜色的果实,南瓜有的像橘子有的像五角星……这些品种来自荷兰、以色列等地,世界排名前几位的种子企业都向合作社供货。 也没见过这样的种法:西瓜藤不是伏地蔓延,而是沿绳索攀到两三米高;种菜不用土,而是用营养液滴灌;联栋温室大棚、遮阳网、防虫网……合作社聘请的技术人员说这叫设施农业。 捣鼓出这一切的,是一群农民。2007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刚几天,乔家镇49户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三安”指“安全的生产环境、安全的生产过程、安全的产品质量”,合作社从一开始就走现代种植业之路,瞄准中高档蔬菜市场。 合作社“门槛”不高,500元就能入一股。由社员作主的合作社,最大限度地为社员着想——种苗和技术指导免费,购销合同事先签好,回购蔬菜包销。 合作社在广安、南充等地建立了蔬菜产品配送中心,常年配送客户4000户左右,同时与重庆等地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合作,将蔬菜产品发往各地。 到去年7月,合作社实现了70多万元盈利,社员除了卖菜收入,每股500元的股金又领到320元分红。富余的收益,用来建立风险基金,滚动投入推动合作社发展壮大。合作社刚满两周岁,在当地已能一呼百应,就连南充的农民也递来入社申请。 目前,合作社发展社员1148户,去年出产各类特色蔬菜1万多吨,销售收入2400余万元,户均收入两万元有余。辐射带动农户3630户,全镇蔬菜面积达到5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89元。今年上半年,合作社销售收入8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