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专家攀上百米危岩踏勘发现,山体存在不安全因素 原定于昨(9)日下午爆破的汉源县“8·6”山体崩塌壅塞体,由于天气等多方面原因而推迟爆破。昨晚8时举行的汉源县“8·6”山体崩塌灾害第3次新闻通气会上,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山体尚存有不安全因素,需待先行排除山体安全隐患,才能爆破壅塞体。 昨天一早,汉源下起了蒙蒙细雨,而后雨越下越大。8时,15名地质专家来到山体崩塌现场。经过前天下午的第一次危岩爆破,悬坠在崩塌体上方的“耳朵”已经大部分垮塌。“山体是否还有危险,必须实地察看。”雅安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杨治雄和其他专家简短商量后,决定攀到200米以上的悬崖顶部看个究竟。 随后,20多名来自武警凉山州森林支队的森林武警带上绳索和工具,徒手攀上危岩,并在笔直的山上开出一条路。冒着越下越大的雨和随时可能从头顶滚落而下的石头,地质专家登上了危岩体。他们带着精密的三维定位仪器,对危险山体的结构、范围和出现裂缝的方向进行了仔细查勘,历时半个多小时。 “由于爆破和下雨,山体存在不安全因素。”经过实地踏勘和讨论,专家取得了一致意见。壅塞体处置副指挥长、省水利厅总工程师张强言分析说,要解除上游的险情,必须对壅塞体进行爆破,而爆破壅塞体,首先得保证山体是稳定的,不然很可能造成新的堵塞和人员伤亡。为保证排障除险的安全,昨日下午2时,所有工作人员全部撤离现场。 目前专家正根据最新踏勘情况,会商下一步除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