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企业向区县延伸产业链,区县依托优势资源招商引资,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县域工业。10个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高出全省3.1个百分点—— 8月上旬,由省委农办、省统计局联合进行的2009年上半年丘陵地区主要经济指标监测结果揭晓,江安县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两项指标中列第一位。 江安是宜宾市县域经济振兴的代表之一。上半年,该市10个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6%,高出全省3.1个百分点;区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1%,高出全省15.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发展,支撑宜宾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全省1.3个百分点。 “三巨头”辐射补长发展短板 “不断完善市对区县的政策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增强县域经济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介绍说,宜宾市县域经济的迅速崛起,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富县”战略。该市在工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税收等方面向区县倾斜,鼓励市属五粮液、天原和丝丽雅“三巨头”等一批骨干企业、优势产业向区县延伸。 宜宾天原集团的电石项目和新厂区先后落户屏山和江安,给这两个“工业弱县”注入强劲活力。丝丽雅集团产业链延伸到屏山、兴文、南溪。五粮液药业公司技改搬迁到南溪罗龙工业集中区,带动蓝天纸业40万吨A级涂布白板项目等一批项目入驻。 优势资源变工业引擎 宜宾市资源丰富:煤炭储量53亿吨,占全省储量的39.3%;天然气储量约600亿立方米,硫铁矿约15亿吨,岩盐矿、石灰石、石英石都在100亿吨以上……然而,长久以来挖矿卖矿,资源优势没有形成工业强势。 以资源招商,以环境招商,宜宾市将一批批大项目规划安排到区县,启动区县工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 珙县引来拉法基瑞安公司,投资3.57亿元收购珙县双马水泥厂。年产100万吨的一期工程投产后,实现销售收入3.03亿元,上交税金4300万元,推动珙县财政收入增长51.61%。华电珙县电厂一期工程于去年6月开工,三期工程完成后,装机总量将达520万千瓦。珙县“吃煤炭饭”的历史将由此改变。 筠连县引进川南煤业公司,投资7亿多元,新建筠连矿区鲁班山北矿和鲁班山南矿;在兴文,总投资8.6亿元、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项目开工;在高县,总投资1.3亿元的四川首套煤化工甲醇生产装置——宜宾天科煤化工年产5万吨甲醇装置建成投产。 新型工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 长宁等旅游县工业薄弱,宜宾人就将新型工业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 为旅游县安上“工业轮子”。 长宁县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筹码。2007年底,引进中意合资四川普什集团醋酸纤维素项目落户长宁工业集中区。这一总投资21亿元、年产值30亿元项目即将竣工。工艺和排放指标均按欧盟标准设计,不污染环境。在项目建设中,长宁已开始收益,去年该县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跃居全省丘区第8位,地区生产总值排在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