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我省面向全国公开选拔79名县级领导干部
时间:2009-09-14 来源:四川日报

●省上统一公告、统一标准、统一命题和测试、统一程序、统一公布结果
●各市州具体组织实施,按干部管理权限考察任用
●采取测试与考察相结合的“3+2”模式
  正当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之际,今(14)日,我省面向全国公开选拔79名县级领导干部工作拉开序幕。
  这是继2007年首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之后,我省在统筹公开选拔工作上的又一次实践和创新探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更大力度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更大程度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更大范围内选拔和聚集推进“两个加快”的高素质领导人才,优化地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
  本次公开选拔9月上旬开始启动,12月上旬完成考察、任用。报名时间:9月18日至9月24日。报考者在职位所在的市(州)委组织部现场报名,或通过四川人事考试网(网址:http://www.scpta.gov.cn)进行网上报名。参加报考的人员每人只能填报一个职位。
  省上宏观统筹,市州具体组织实施
  此次公开选拔的最大特色是实行“五个统筹”,即省上统一公告、统一标准、统一命题和测试、统一程序、统一公布结果,各市州具体组织实施,按干部管理权限考察任用。
  “这种统筹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最大程度整合组织资源,降低公开选拔成本,提高公开选拔质量,变过去一职一地的公开选拔为省市统筹。”负责公开选拔工作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制度设计是对传统 “零星公开选拔”、“分散公开选拔”的重大改革,既强化了对干部选任工作的指导,又充分尊重各地选人用人上的自主权,实现了宏观指导与微观操作的有机结合。
  选人视野投向全国,适当放宽资历条件
  四川再次将选人视野投向全国,并适当放宽资历条件。报考人员既可以是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也可以是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的优秀人才。
  打破资历、身份、任职年限限制,现任党政群机关正科级领导职务,县级以上事业单位相当于正科级领导职务,市、厅属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中层正职或其他国有企业同等级别管理人员,任职连续2年以上的,可报考副县级领导职位。
  在年龄要求上,报考副县级领导职位的年龄应在42周岁以下,报考正县级领导职位的年龄应在45周岁以下。
  职位紧贴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实际
  此次公开选拔涵盖18个市(州)的79个县处级职位(其中正县处级职位2个,副县处级职位77个),以紧缺专业人才居多,接近一半。招录的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总规划师等职位有7个;疾病防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职位13个,法律、财政金融部门职位5个。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地震重灾区人才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巴中、广元、阿坝、凉山等市(州)人才需求量较大,4个市(州)招考职位共27个,超过招考总数1/3。
  这次公开选拔更加注重针对职位特征分类设置资格条件,大部分职位都是面向特定群体开展定向公开选拔。如泸州、绵阳、广元招考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要求必须是环保、化工及相关专业毕业或有3年以上从事环保工作经历。内江市设定市政府副秘书长岗位具体要求时,也特别要求具有县乡工作经历。“注重所在职位的任职经历和相应资质,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公开选拔出来的干部尽快进入角色、发挥才干。”有关负责人说。
  采取测试与考察相结合的“3+2”模式招考
  本次统筹公开选拔工作采取测试与考察相结合的“3+2”模式。“3”即综合素质测试、领导能力测试和结构化面试。重在考察应试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决策应变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即满意度考评、实绩考评。主要考察报考者的工作经历、任职经历、工作实绩以及个人品行、能力素质、廉政情况和群众公认度。满意度考评时,凡民主测评赞成票不过半者,直接淘汰。
  选拔按照“分轮竞争、逐次遴选”的办法,确定最终人选。
  先是笔试竞争。按综合素质测试占60%,领导能力测试占40%折算成笔试成绩,再按1: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
  然后是面试竞争。面试同正在开展的副厅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一样,采取大评委制。按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折算出总成绩,以每个职位1:2的比例从高到低确定考察对象。
  最后是比选竞争。各市(州)根据考察情况,研究提出人选使用建议,按程序提交市(州)委集体讨论决定并对拟任人选进行公示。公示合格后履行任用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