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民字当头 可持续为重——科学重建的广元路径
时间:2009-09-16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徐贵明

  8月底,由中国社科院、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广元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低碳重建与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与这个山区城市签订低碳经济项目8个,投资达19.9亿元。与会者形成“广元共识”———低碳重建,将有效推动科学重建和可持续发展。
  广元低碳路径,首要之举是关闭整合一大批小煤矿、小高炉。广元人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重建,破解难题,让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马口模式在3个灾区省推广
  广元利州区三堆镇马口村袁学秀最近开始对村上例会感兴趣,“现在晓得,发表意见是为自己说话。”
  村里列出23个项目印在纸上,由参会者来画勾。“山坪塘加固”选为最急之事,每户出劳力,但都很乐意。
  作为贫困村重建样板,鼓励村民参与到重建的决策中,马口模式正在汶川特大地震3个灾区省的4834个村推广。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保持重建动力的智慧源泉。”广元市委书记罗强每日再忙也要点击网上书记信箱。
  南河景观廊桥未设计非应急情况下通车功能。震后一场洪水冲毁附近一座漫水桥面,4000多名群众绕行4公里。接信后罗强随即调研,要求在廊桥上设置减速带,开辟摩托车、自行车专用道,群众绕行之苦迎刃而解。
  查找和整改问题,助推科学重建,贯穿广元学习实践活动始终。针对重建资金不足,开展“我为特困户灾后农房重建添砖加瓦”活动,仅市本级就捐款180万元,用于资助4400户特困户。
  8月11日,广元拉开“整改落实推进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整改落实方案集中公开,接受群众“检阅”。短短一周吸引了百万人次关注,群众积极建言献策。
  “谷宗富们”的烦恼有人帮忙解
  “政府在帮忙,自己也要努把力,争取年底把账还清。”在旺苍县正源乡竹园村,特困户谷宗富的一番开场白,把来访者逗笑了。震后他盖起砖混楼,负债9万元,正发愁时,基层干部送来养猪知识。他养殖15头仔猪,首批出栏净赚8000元。
  安居方能乐业,广元有19.6万户农房须重建。针对余震频繁、群众财力薄弱的实际,广元推广抗震的轻钢和木结构住房6万余户。 仅此一项,全市农房重建户均节约3万多元。而针对“谷宗富们”的烦恼,广元于8月启动“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动员各部门立足产业,帮助群众谋发展。
  大规模农房重建后劳动力陆续释放。广元未雨绸缪,7月,政府赴浙江省宁波、嘉兴两市建立市际“2+1”等培训合作机制,并向东部企业提供参保服务,让农民工不再为养老发愁。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广元以人为本保民生,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为科学重建提供不竭动力。
  低碳重建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
  “重建绝不是震前低水平的复制,而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面向未来的更高提升。”市长马华反复强调。广元把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结合起来,迎来新的发展格局。
  低碳经济在前期的技术以及结构调整的成本投入很大,甚至在短期内会影响当地GDP增速。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广元坚定不移做强这一未来核心竞争力:立足清洁能源禀赋优势,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建成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发展示范城市。
  在利州区龙潭乡元山村,家家户户用上沼气,普遍使用柴草节能炉;在广元市政府加固维修后的办公楼里,随处可见绿色节能照明灯。两个场景可谓广元低碳路径的缩影。
  大力发展沼气,到2015年全市建成沼气池40万口,农村沼气用户普及率达到60%以上,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
  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全市正加快将35家企业的能源从煤转化为天然气,总计每年4.1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