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街道办开展“三课堂”教育,建设学习型机关—— 编者按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重大课题,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对此作出明确要求。为深入贯彻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栏,集中宣传一批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对其具有创新性、典型性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10月11日上午,在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街道办事处,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天劲谈起建设学习型机关带来的好处,如数家珍。 前几年,在武侯区13个街道办事处中,浆洗街街道办事处很多工作倒数第一。“通过学习型机关建设,现在,街道主要工作走到了全区前列。” 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年初以来,以“三课堂”教育为抓手的学习型机关建设在浆洗街办事处紧锣密鼓展开:开设理论课堂,请来专家讲授,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设体验课堂,通过到恢复重建现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进行调研,激发机关干部的爱国热情和工作激情;开设流动课堂,通过在社区开办流动党员夜校,解决工学矛盾,实现学习教育活动全覆盖。截至目前,浆洗街办事处已请来5位专家作专题讲座,区级领导、街道负责人做辅导报告11次,班子成员撰写调研报告7篇,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近300篇。 通过学习型机关建设,浆洗街街道明确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据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熊玲介绍,街道原来60%以上的经济收入来源于皮革城,随着皮革城搬迁,街道经济陷入困境。通过学习和调研,街道把发展方向转向现代服务业,依托街道所在地的武侯祠、锦里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府南河全力发展餐饮娱乐业,搞活“滨河经济”。现在,浆洗街8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现代服务业,成功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 浆洗街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居民,辖区还有西南民族大学、30个少数民族县驻成都办事处、130多户少数民族经营户等。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街道请来有关专家,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 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竭诚为驻地少数民族同胞服务。来自康定的格桑顿珠在武侯祠横街开了一家藏族服饰专卖店,浆洗街办事处工作人员热情为她申办营业执照等,并送上门来。“就连这间铺面都是熊玲大姐帮忙找的。”格桑顿珠说。 对于学习型机关建设带来的变化,浆洗街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刘科认为,“学不学,大不一样,学习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 刘科举例说,以前,有个别队员执法粗暴,与执法对象发生冲突。通过学习,大家明确了为谁执法、怎样执法,并建章立制,规范行为。今年截至目前,没有发生一起因执法不当而导致的行政复议、诉讼,也没有发生一起因执法不规范而产生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