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聚焦川渝两地的经济合作发展,已经被省政府纳入“环渝腹地经济区块”的邻水县,打破行政壁垒,主动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发展“配角经济”,有效实现了自身经济发展,日益显露川渝合作“桥头堡”的实力。
邻水有数百户企业为重庆生产上、下游产品,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到邻水观光旅游的游客中,72%来自重庆;邻水销往重庆的农产品约占其对外销售的60%,正逐渐引进重庆的“车轮子”和成为重庆的“菜篮子”。
4月,因积极配套重庆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基地县”;10月,被省政府纳入“环渝腹地经济区块”……近来,邻水县频繁以“桥头堡”、“排头兵”的姿态出现在川渝合作的舞台上。
作为四川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一个县,邻水县用甘当“配角”,有效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成功探索,上演了一出与重庆毗邻的四川区域,如何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深度融入重庆都市圈,发掘更大合作空间的“大戏”。
在川渝合作的舞台上,入“戏”渐深的邻水有了更大追求———借力发展,打造重庆的“昆山”。
选择重庆化“短板”为优势
目前,邻水有数百户企业为重庆生产上、下游产品,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到邻水观光旅游的游客中,70%来自重庆;邻水销往重庆的农产品约占其对外销售的60%。
事实证明,邻水做“重庆文章”,发展“配角经济”的选择是正确的。
时间追溯到2006年邻水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前夕,正在寻找着力点提升县域经济的邻水面临抉择———邻水西离成都300多公里,无大江大河和铁路相连,遥远的时空距离,使邻水“短板”现象明显;放眼南望,距重庆市主城区却只有90公里,有渝邻、沪蓉两条高速公路直达,地缘、交通、资源三大优势凸显。
刚好到邻水履新一年的邻水县县委书记曾长东,通过对县情重新审视,提出了大胆的想法———跳出行政区域限制,主动接受重庆辐射,在为重庆发展搞好配合中发展自己。
“要建设川东经济强县,实现‘弯道超车’目标,邻水必须借力重庆大市场,像昆山做上海‘配角’那样,大力发展重庆‘配角经济’!”———做“重庆文章”被写进了邻水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由此,邻水在川东诸区市县中率先尝试打破行政壁垒,开始进行川渝经济合作的探索。
融入重庆凸显“三大优势”
不久前,“渝邻合作桥”对接会和川渝部分友好商会合作峰会暨邻水县招商引资项目推荐会先后在邻水召开。“邻水离重庆不到一小时车程,物流成本与重庆近郊相差无几,但土地价格仅为重庆主城区的一半左右,水、电价格也较重庆低20%。”成为重庆客商选择投资邻水的动力。
重庆客商的动力正是邻水融入重庆的突破口。
为“傍”上重庆,邻水开始主动了解重庆走向,研究重庆需求———随着经济发展,重庆市民需要更多、更稳定的农产品来源,重庆中小企业需要原料和相对经济的建厂地点等。
反观邻水,不仅是全国商品粮供应基地、瘦肉型肉猪基地、全省优质脐橙基地,而且已探明和发现煤、石灰石、天然气等矿产达27种。同时,与重庆相比,具有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消费成本低廉等比较优势。
“紧邻重庆的地缘、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等‘三大优势’是邻水深度融入重庆的重要砝码。”邻水县县长尹黎明表示,重庆和邻水可以在错位发展中实现双赢。
目前,邻水工业园区入驻企业40余户,其中60%以上来自重庆或配套重庆,隆创动力、远翔机械等企业成为长安集团核心配套厂家,汽摩配件、机械加工用铸件、煤炭等大量运往重庆;邻水脐橙、西瓜、生猪等特色农产品源源不断销往重庆,成为重庆特色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地;随着软硬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一大批重庆人到邻水观光旅游、投资兴业,邻水承接重庆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邻水也顺理成章被重庆纳入“一小时经济圈”。
借力重庆争做“配角”中的“名角”
曾长东常把邻水发展“配角经济”与昆山充分发挥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坚持错位竞争发展战略联系起来。“经济总量较小、实力相对较弱的邻水要想在对接重庆的过程中实现加快发展,只有科学利用重庆的溢出和扩散效应,主动与其大产业、大企业接轨,建立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
昆山当“配角”也能拿“百花奖”的事实,让邻水响亮喊出:“像昆山做上海‘配角’那样,大力发展重庆‘配角经济’”的口号———打造重庆工业配套、特色农产品供应、休闲度假旅游“三大基地”,成为邻水打造重庆“昆山”的定位;“一二三四计划”即邻水本地产的农副产品10%销往重庆市场,20%的“邻水造”通过重庆出口,30%的邻水工业品量身定做为重庆配套,40%的游客是重庆人或从重庆转道邻水,成为了邻水打造重庆“昆山”的注脚。
按照发展“配角经济”,争做“名角”的思路,邻水成立专门机构“吃透”重庆产业经济政策,进一步强化与重庆大企
业、大产业的“对接”,完善产业规划布局,重点发展以煤炭、建材为主的资源型工业,以机械加工制造为主的机电产业,以毛纺织和皮具加工为主的轻工产业,以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为主的农产品加
工四大产业;打造“全国脐橙大县”,主动引进重庆业主、企业到邻水建蔬菜基地
和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力发展“资金、市场在重庆,加工车间在邻水”的产业模式;通过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开展“城乡洁美达行动”和五项环境治理行动等优化投资环境,吸引重庆客商。
曾长东表示,邻水将抓住川渝经济区建设的契机,打破行政壁垒,对接重庆发展,分享重庆的优惠政策,从机制上实现与重庆无障碍交流与合作,把邻水真正打造成为重庆的“昆山”,争做“配角”中的“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