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钒钛之都”的加速度

时间:2010-11-10 来源:四川日报
  

  攀枝花以钒钛为核心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11月7日,钢城集团钛业分公司厂房里,还原蒸馏车间主任范文同仔细检查每台设备,并不时指导工人们操作。他们正在生产的产品叫海绵钛,是一种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广泛市场前景的新产品。
  与现在的繁忙截然相反,两年前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情景至今让范文同记忆犹新:攀枝花的洗选企业都停工了,在产的工厂屈指可数,产品卖不出去,公司正在研发的项目也推迟了3个多月。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给攀枝花工业造成巨大打击,也引起决策者们深深的思考:攀枝花工业今后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从那时起,攀枝花的新型工业化再一次提速。按照规划,到2020年前,攀枝花将建成全球最大、国际领先的钒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国内一流的特殊钢、合金钢、合金铸件、稀贵金属等新材料生产基地。
  逼出来的加速度
  攀枝花现已发现矿种76种,已探明储量的39种,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其中,钒钛磁铁矿最为丰富,探明储量73.37亿吨,铁储量占全国的16%;钒储量占全国的59%,占全球的11%;钛储量占全国的92%,占全球的35%,另外还伴生有20多种稀贵金属。
  从1965年建市以来,以资源为依托,攀枝花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然而,产业结构单一,过多地将一个城市工业经济系于一两个大型企业,不仅企业压力巨大,也不利于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攀枝花传统工业经济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且抗风险能力不强。”市经委负责人说。
  近年来,攀枝花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然而,受交通条件、基建成本、科研水平等因素制约,新型工业化步伐相对缓慢。
  在对产业结构和特点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攀枝花出台“‘6+2’产业规划”,包括矿业、钢铁、钒钛、能源、化工、机械制造6大传统产业和太阳能、生物工程2大新兴产业。
  “以‘6+2’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规范工业布局、培育壮大核心企业群、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这是攀枝花‘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市委书记赵爱明说。
  打造全流程钒钛产业链
  2010年2月,攀枝花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国家62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成为全国首家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不久,《攀枝花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10—2012)》正式出台。攀枝花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清晰起来。
  “攀枝花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科技、效率、生态、以人为本等方面。”市长刘晓华介绍说。
  从今年起至2012年,攀枝花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大力推动钒钛磁铁矿采选、特色钢铁(传统流程和新流程)、钒深加工、钛深加工、废弃物利用(固废和尾气)五大产业链建设和相关项目群实施,不断延伸钒钛产业链,提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以钛为例,一个全流程的钛产业链及其配套产业体系正在攀枝花形成。全市从事钛原料、钛制品生产的企业有50余家,已形成钛精矿、高钛渣、钛白粉、纳米钛白、海绵钛、钛锭等系列产品。预计到明年底,攀枝花钛白粉产能近50万吨、海绵钛产能2.75万吨,将是国内最大的钛白粉、钛金属全流程工业基地。
  与此同时,钒钛产业与钢铁、机械加工等传统产业的结合效益凸显。充分利用钢、铁含钒、钛等元素的特殊性,攀枝花瞄准汽车产业,富邦重型汽车钒钛制动鼓、福川机械汽车球墨铸铁后桥壳、润莹钒钛汽车齿轮、攀钢冶建公司重型机械履带板等产品不断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无论钒也好,钛也好,要进行深加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有如当年攻克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世界级科技难题,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始终是攀枝花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取向:常温下非真空连续生产钒氮合金技术世界领先;2008年,四川第一炉海绵钛在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出炉;2009年,四川第一炉工业化生产的钛锭、四川第一只大卷重钛卷板相继诞生……40多年来在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形成的技术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为攀枝花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加速前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仁通钒业,一个在攀枝花并不起眼的小公司。公司负责人的底气却是十足:不要看我们公司不大,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近2.5亿元。原来,该公司采用含钒废料直接生产的产品,具有自主专利技术,属国内首创。
  目前,攀枝花拥有攀钢、龙蟒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冶金产品检验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攀枝花钢铁研究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高钛型高炉渣2个省级技术创新联盟,以及依托民营企业建成的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企业主体研发模式。今后,攀枝花将进一步整合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建立高水平的科技、咨询评价、规划设计、检测检验等技术服务性机构。
  攀枝花秉承循环经济理念,注重绿色开发和低碳开发。氯化法高炉渣提钛等一大批循环经济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1至9月,攀枝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5.46亿元增加到23.97亿元。在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攀枝花共签约项目64个,协议总投资204亿元,其中工业项目达42个。300万套汽车零部件、年产2万吨钛锭、钒离子电池研发等均是以钒钛“当家”的重大项目。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