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眼中的两会——
会场内外
1月16日下午3点整,太成宾馆2楼峨眉厅。
窗外寒气逼人,室内热火朝天。省政协科学技术界别的委员正在围绕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进行热议。
“我已经当了14年政协委员了,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务实、创新!”省政协科学技术协会的召集人之一,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阎文昭有些激动地说。
手上拿着一本厚厚的 《省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情况通报材料汇编》,阎文昭告诉记者,这本厚达70页、涉及8个重要厅局的材料汇编是之前没有过的。去年两会期间,阎文昭曾提出了一个关于地震灾区民房建设的提案,之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门邀请了10多位委员就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一共7页,详细说明了当前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的情况,我们的疑问得到了全面回答。”
和阎文昭深有同感的还有省政协委员、绵阳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滔,“很激动,也很兴奋!因为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参政参出了实效,参政参到了点子上!”
务实还体现在会风上。“今天上午的会也很干脆,总结成绩不虚夸,安排工作有重点,11点过就结束了。”孙滔说,严明的会议纪律、务实的会风让与会代表感受到一个高效、务实的两会。
“代表证折射出我们的发展”
“这是您的代表证,整个会议期间只需凭这一张证,就能报到和出席会议了。”1月16日下午,人大代表们刚到驻地报到,工作人员就递过来一张特别的代表证——每张证里有感应“芯片”,包含了代表的所有个人信息。
据悉,今年的两会会场引进了不少先进技术。从代表委员报到、查询资料,到会场表决等,统统用上高科技手段。
成都锦江大礼堂是举行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主会场,记者看到,在大礼堂入口处,专门安装了四个感应通道,正前方连接着四台液晶显示屏——这就是即将投入使用的“远程红外感应报到系统”。据介绍,18日上午大会开始前,不管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只要依次从这个通道进入,他们胸前佩戴的代表证和委员证就会与红外线设备发生感应。这时,大屏幕上就会显示代表和委员的头像、姓名、单位等所有个人信息。平均3-5秒钟就能进一个人,系统还将自动记录进入会场的代表和委员人数。
“最早来参会时,我们是佩戴普通的代表证。后来换成刷卡式的,今年换成通道式的,越来越先进了!”省人大代表、四川华神钢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天祥感叹会场报到系统的变化。新系统的启用提高了会议效率,“这个小细节也折射出我们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哦!”
不少刚报到的省人大代表,对会场外的几台综合查询系统产生了兴趣。代表张柱军用手点了点系统上的“最新信息”,一下进入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筹备以来的动态新闻。
记者在大会主会场内看到,会场两边都装上了超大屏幕。届时,会场内将通过多媒体同步播放大会议程。当全体代表通过表决器表决时,表决结果也会立即在大屏幕上显示,做到表决的公正、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