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包括四川省15个市和重庆市31个区县
□地位: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聚集区,自然禀赋优良,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目标:力争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3月2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于3月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
据悉,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省15个市和重庆市31个区县,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聚集区,自然禀赋优良,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新形势下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到2015年,使成渝经济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03年,国家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成渝经济区的概念。2007年4月,川渝两省市联合研究签订了《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去年初,国务院着手研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