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充市高坪区打造的《身边的感动》文艺下乡巡演活动首次走进螺溪乡对鹅坝村,听到消息的群众早早赶来,临时搭建的舞台被围得水泄不通。“看过的人都说好看,讲的都是真人真事。”
送文艺下乡、送民俗进城……近年来,南充市高坪区积极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院坝文化等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以群众身边的真善美感动群众、教育群众。有专家指出,该区的探索与尝试,对实现文化教育引导功能,促进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具有标本意义。
一种定位: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老百姓做事。”当抒情小品《情满山乡》的原型——万家乡邵家坪村村主任张永仁在舞台上对乡亲们说出这句话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舞台后,《身边的感动》总编剧林解抑制不住激动。林解还记得,2010年3月,高坪区从基层一线130余名先进典型中挑选出10个方面的典型素材,邀请他和其他专业人士前去采风。“这种剧本不好写,观众常会认为是虚构的。”林解说,可到基层深入了解、采风后,他被那些普通的干部群众深深打动了。比如张永仁,患了食道癌,上手术台前一晚想的却是村上的饮水、修路。他给乡党委和政府写下一封遗书,将他最牵挂的4件事写下,请乡上务必要把这些事完成。
深受感动的林解和其他编剧,将这些基层典型事迹创作成20多个节目,有情景剧、音乐说唱、地方曲艺等,力图做到用真情感动人,用真事感染人。
实际上,《身边的感动》不光是一台文艺下乡节目,更是高坪区对基层群众文化的一种定位。在高坪区区委书记吴宗麟看来,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是要用身边的事感动身边的人。他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区始终把文艺宣传的着力点放在本土“草根英雄”身上,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平凡中的伟大”,以此获得群众认同,从而增强文艺宣传的教育效果。
在高坪区城乡,活跃着各类文化团队。龙狮队、唢呐队、云鹤艺术团、龙门姜氏骨科艺术团等20多个文化艺术团队自编自演,将身边事搬上舞台。这些只是高坪区“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一个缩影。当地紧扣“弘扬优良传统,培育文明风尚”主题,设计、策划和组织开展了“知荣明耻,共建阳光高坪”、“美德在高坪”、“魅力江东”、“感动高坪”、“和谐之声”等系列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全区城乡也持续开展了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院坝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一种创新:“奖补结合”激活文化队伍
2月23日,龙门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文化干事韩江早早起床。简单梳洗后,她买了个馒头就往区文化馆赶,当天有演出。演出时,韩江的鼻子、额头上忙出了细汗。刚在《情满山乡》中扮演完一位群众,马上又要在《民情日记》中扮演村支书的妻子,接着还要在《修路风波》中扮演一位恶婆婆。一场巡演,49岁的韩江担纲了三个角色。
像韩江这样的业余演员,一直是高坪区文艺演出的支柱。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高坪区便撤销了唯一的专业文艺团体。此后,高坪区创新基层群众文化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依靠“业余路线”开展文化活动。
在高坪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有文化事业单位、街道社区,还有各类社会业余文艺团体、当地知名文化艺人等。针对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高坪区实行分类管理:对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刚性的目标任务管理;对社区、社会业余文艺团体、爱心文化艺人,给予业务指导,提供必要帮助。文化活动形成层层有人抓、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的“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管理模式,凝聚了抓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强大合力。
吴宗麟说,三年前,高坪区党委政府就作出了“群众看戏、政府埋单”的决策,出台相关文件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给予政策与经费保障。即使在财政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区上每年都要预算专项经费支持文化单位开展各种大型文化活动,而对区内的各种业余文艺团队,则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鼓励并支持他们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较好地实现了“合作共赢”。
合理的激励机制下,高坪区不仅送文化,并且“种”文化。区文化馆对乡镇、社区文艺骨干进行培训,文艺骨干又回去培训群众,在这种文化接力的氛围中,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在韩江印象中,过去要劝说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现在是群众自觉参与,如果没上台还不高兴。
“我们开展文化活动时,就在全区干部群众中抽调具有文艺特长的人员。90%以上使用业余演员,他们的补贴是按演出场次计算。”高坪区宣传部副部长唐峰算了笔账,全年大小文化活动加起来,区财政要投入200多万元。专家认为,该区所走的演员队伍“业余路线”,有利于文化活动长期开展,值得借鉴。
一种力量:群众文化是“特殊生产力”
高坪区文体局局长申英告诉记者,仅龙门镇一个场镇,就有秧歌队、腰鼓队、军鼓队、艺术团等业余群众文化团队9个。其中姜氏骨科艺术团有常演节目40多个,成立7年多来义务演出200余场。
龙门镇嘉龙社区党支部书记袁生富很感慨:群众积极参加文艺活动,赌博、吵架闹事的少了,社区更和谐了。龙门镇党委书记王永说:“正因为有这些好处,每年我们再困难也要挤出十几万元资金扶持、帮补镇上的文艺团队。”
高坪区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认为,群众文化是“特殊生产力”,搞好了就能发挥出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特殊作用。《身边的感动》到会龙镇老场垭村巡演后,养猪专业户权志明找到镇领导,主动要求对口帮助其它村10个贫困户,共同发家致富。
利用群众文化这个载体,党委政府的发展理念及工作意图,传达和贯穿到更广、更深领域。全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欣欣向荣、社会和谐稳定的可喜局面。部分村(居)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该区被评为“四川省文化先进区”。
如今,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在高坪区已成常态。今年,高坪区除继续开展《身边的感动》文艺下乡巡演、“和谐之声”进社区等活动外,还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举办群众书画展、主题晚会等。